西安网评:南水北调每一滴清水都背负着重任
2019-12-19 12:38:57??来源:西安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丹江口水库,这片浩瀚的水域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世纪工程南水北调的中线的源头。这里的每一滴水,都背负着重任,因为它的目的地是北京。 南水北调是举世瞩目的创举。12年艰苦奋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建成通水。运行五年来,证明工程质量可靠,水质达标,移民安稳,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已近300亿立方米,相当于从南向北搬运了2140个西湖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已由原规划的受水区城市补充水源,上升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的意义,远不只是调水。在调水中线的南端,“一江清水送京津”的口号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仅淅川县,为修建丹江口水库,就出动10万人,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建起了亚洲第一大人工湖。南水北调是大国重器,也是对国家动员力的考验。这场大考,交出了满意答卷。 这项世纪工程讲述的是齐心协力的故事。当年,经过四次移民的何兆胜,在七十多岁时,又搬迁到黄河以北太行山下的河南辉县常村镇沿江村。这位老人在2012年去世了,生前留下一句话,“如果国家还用我这块地,我还搬!”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大家,眼前服从长远,这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必备的民族素质。 开渠容易保水难,再难也要保甘甜。通水五年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东线工程稳定在Ⅲ类标准。这主要得益于工程沿线多措并举治理污染。东线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流域综合治理、截污导流等5大类426个治污项目。中线丹江口水库上游涉及陕西、湖北、河南共计8市43县600多个乡镇,涉及区域关闭污染企业500多家,否掉300多个项目,并在水源地建设了生态隔离带。仅南阳市,就封堵入河生活排污口433个,取缔网箱养鱼5万多箱。 为了保证每一滴水的清纯,水源地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受水地的支援,仅北京就在南阳汇水区建设26个污水处理厂和29个垃圾处理场。核心水源区湖北十堰市,在生态修复方面投资15.6亿元,完成了45个汉江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近3年来完成人工造林近2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约70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72%。水源区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水清了,环境更美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南水北调铸就了前无古人的生态工程。南水进京前,北京为满足城市用水而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连续数年下降。有了南水的补给,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已呈现止降缓升态势,截至2019年10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比南水进京前累计回升了2.88米。实现经济和生态、发展和幸福多赢,才是满满获得感的绿色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呈现出多维意义。纵观世界调水工程,无论是建设规模、调水距离、受益人口,还是移民搬迁强度、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南水北调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创造了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新的纪录。通水5年的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四个自信”的生动成果,也是国家协同力、民族凝聚力的大展示,同时不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人文内涵,是对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和验证。(张全林) |
相关阅读:
- [12-17] 人民网评:南水北调,生态文明的当代杰作
- [12-1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以“绿水青山”保“清水北上”
- [12-13] 中国日报网评:南水北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 [12-13] 南水北调工程平稳运行五年啦 惠及1.2亿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