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全球合作,看看东亚怎么做
2020-04-23 09:41:09??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
4月1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召开,各方发出共同抗击疫情、提高公共卫生合作水平、恢复地区经济活力的一致声音。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东亚各国以团结作答,靠合作取胜,成为抗疫国际合作的“优秀标兵”。 团结互助凝聚抗疫合力 “建立统一战线,应对共同威胁。”这是10+3特别会议联合声明中的醒目宣言。当中国面临巨大抗疫压力时,东亚各国纷纷伸出援手。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疫情最严重时专程来华访问。韩国总统文在寅向虎扑nba:主席表示“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山水相连,守望相助。泰国总理巴育亲自录制“中泰团结,一起加油”的视频。老挝作为经济总量不到200亿美元的欠发达国家,捐赠70万美元和多批防疫物资,付出了真心,使出了全力。 投桃报李,心心相印。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主动向日韩及东盟多国提供大量医疗物资,开展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共享防疫和诊疗经验。中国医疗专家组先后抵达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缅甸,支援当地抗疫工作。疫情的暴风雨中,团结互助才是前行的光明方向,东亚各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合作机制维护公共安全 应对全球疫情切忌以邻为壑,任何拒绝抗疫合作的做法,都是抓错了“药方”。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各方就推进地区防控机制化达成共识。在此之前,东亚国家已经积极借助双边合作机制开展联防联控。在疫情防控的全球战场上,并肩作战胜过单打独斗,“乱战”“打野”肯定行不通。 东亚通过合作机制维护公共安全的行动更是走在前列。2月,中国倡议建立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3月,中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成立并举行首次视频会议;中日韩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上,三国外长探讨相互衔接的联防联控机制,防止疫情跨境传播。远亲不如近邻,东亚以行动展现了邻里情谊,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同心同德抵制政治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像一面镜子,照见良知担当,也照出妖魔鬼怪。10+3特别会议上,各方坚决反对污名化和歧视性的做法,致力于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西方个别媒体和政客别有用心地将病毒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恶意歪曲中国疫情防控的努力,秀“下限”,搞“双标”。关键时刻,东亚多国坚守道义高地,消灭“政治病毒”,捍卫科学理性。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刊文对美国的“甩锅”行径直言不讳:美国政府多次使用污名化中国的称谓,目的是转移国内视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公开发声:“这是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籍问题,更不是种族问题。”洪森强调,病毒是全人类的公敌,“现在不是指责和推卸责任的时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2000多年前的话今天仍然管用。 政策协调提振经济信心 消除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是10+3特别会议的重要共识,因为疫情大考是一张综合卷,不光要做医学题,还要算经济账。东亚GDP总量占亚洲的近90%,是世界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发动机,各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受疫情冲击,世界银行预计2020年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将降至2.1%,怎么办? 东亚各国给出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贸合作的冲击。10+3特别会议一致同意保持贸易投资和市场开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全球市场信心。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9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政策沟通协调,换来一张出色的经贸成绩单。 为全球合作树立东亚典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东亚国家的友好互助传统根基深厚,历久弥新。以10+3合作为代表的东亚区域合作,发端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经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从无到有,不断成长,各成员国携手战胜了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啸等灾难挑战,展现出勇气与团结的力量。 当前,新冠病毒的突然袭击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极大地考验着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能力。尽管东亚是报告新冠肺炎疫情较早的地区,但受益于各国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本地区疫情防控呈现良好态势,“疗效”显著。以此次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为标志,东亚成为抗疫全球合作的成功样板。在共同抗疫的过程中,东亚地区的机制建设不断升级,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稳步实现。 |
相关阅读:
- [04-23] 福州机场新增4条“客改货”国际货运航线
- [04-23] 合作抗疫让中非友谊更牢固(大使随笔)
- [04-23] 前沿 | 全媒体运营师来了!能否成为“黄金职业”?
- [04-23] 人类当携手打造共同愿景(国际论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