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带给你我哪些新期待
2020-11-05 11:00:5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欢欢 |
【经济界面】 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十四五”,带给你我哪些新期待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新蓝图徐徐展开,波澜壮阔的“十四五”即将启航。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如何让每个人从社会发展中不断受益?如何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提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公报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的一系列重点要求和重大举措,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单独列出。 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 【声音】 今年57岁的刘燕,是北京市东城区崇外街道都市馨园的社区党委书记。11月3日,她正准备带领社区几十名居民去做免费的体能测试。“每年政府都会安排这项活动,通过测试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身体健康情况。”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委书记,她说五年来身边变化太大了,政府帮助解决了很多长年困扰居民的问题,居民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最近,她和很多居民都关注着五中全会的新闻。“公报有很多内容是对未来民生改善的部署,很温暖,很务实,相信未来几年更多难点问题会得到解决,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她告诉记者。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人民”是频频提及的关键词,共出现23次,浓浓的民生情怀成为一个鲜明的特色。 目前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趋好,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可以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如期实现。 瞄准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美好目标,全会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收入、就业、教育、养老、环保等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课题,全会均有系统性部署。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十四五”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与此同时,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等,这必然会进一步提升中国民生福祉。 在就业方面,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收入方面,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教育方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在文化体育方面,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健康方面,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在养老方面,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保方面,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过去五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取得明显成效。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表明未来五年中国将在就业扩容和提质两方面下更大功夫。近两年,中国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发展迅猛,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开辟就业新空间,也将给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国民收入数据,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2019年排名较2000年足足上升了70位。2019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连续8年下降。随着“十四五”目标的实现,中国人的“钱袋子”将更鼓,将有更多人公平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五中全会第一次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无疑会进一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先富带动后富”,到“十四五”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再到2035年远景目标设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执政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这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强国目标,符合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也符合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指出。 不断升级的强大国内市场 【案例】 11月4日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四叶草”张开了拥抱世界的双臂,“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必将助力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助力世界经济走出阴霾、走向复苏。“中国通过进博会平台向各国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这种开放包容精神非常可贵。”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欧莱雅集团全球销售额下滑,但中国内地市场表现抢眼,前9个月同比增长达20.8%。中国市场的良好业绩已拉动其全球业绩在第三季度重回正增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不会动摇,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极强韧性。安巩注意到,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责任消费、绿色消费等“美好消费”理念。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多策并举提振内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越来越开放,意味着越来越多世界领先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来到中国,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走向世界、惠及世界。 要扩大内需就是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最直接的就是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过去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同时,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36.9%;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恩格尔系数从2015年的30.6%降为2019年的28.2%,这反映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宁吉喆指出,“十四五”时期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展服务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突破】 破纪录!11月2日上午,正在测产的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水稻基地传出好消息: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在7月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3061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目标! 此前,袁隆平及其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已屡破水稻单产纪录。近年来,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认真贯彻落实虎扑nba:总书记有关“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指示精神,成功研发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并选育出强优势组合。 “高质量发展是主题,供给侧改革是主线,改革是根本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根本目标,这四个目标的搭配是未来五年的总体框架。”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指出,“公报中并没有具体的经济定量指标,说明不再追求单纯的数量扩张,高质量发展是主题。”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系列重要部署锚定发展新路径。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十四五”关键词不是“增速”,而是“可持续”。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仍较低,反映出国民享受发展成果的程度仍不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而不是经济增速的数字。 当前,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日前举行的2020世界计算机大会上,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我国先进计算直接产业规模将达到8.1万亿元,辐射带动规模将超过8.5万亿元,“十四五”预期年均增速在13%以上。但创新仍面临一些突出短板,在接下来的“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应强化硬投入,优化软环境,走自主创新之路,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改革”在全会公报中出现72次,既指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又总结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经验成果,规划了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发展目标。 “加快”一词在全会公报中共出现14次,其中有11次出现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12大举措中。无论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还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只有快马加鞭、蹄急步稳,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我们期待下一个五年,“中国号”巨轮将继续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5日 15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