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2024-12-15 12:54:47?作者:?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10年来,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5座大中城市,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受益范围持续扩增

奔流不息的南水,流进城市乡村,流进千家万户,让更多受水区的群众实现了从“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转变。

在中线,丹江口水库和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及以上。北京市接纳南水的水厂达15座,城区供水近80%都是南水,自来水的硬度由过去每升380毫克降至每升120毫克;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全部为南水;河南省14个省辖市、河北省10个省辖市都用上了南水。

在东线,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Ⅲ类标准。干线工程及其配套工程与当地水共同构建起山东省“T”字形供水大动脉,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和本地水的联合调度与优化配置,胶东半岛实现南水全覆盖。随着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供水进入常态化,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水以来,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攀升至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供水生命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当前,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地区拓展,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千里调水,水质是关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爱国说,为维护水质安全,工程建立了“监测、保护、防控、应急、科研”的水质安全保障体系。东线工程实施了426个治污项目,中线工程全线设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0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严密监控水质情况。同时,开展长距离调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水质安全保障能力。

河湖生态明显改善

近10年海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评估结果显示,海河流域河湖正加快复苏,河流断流现象全面好转,湖泊水域面积稳定恢复,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明显,流域重现生机。

“东中线一期工程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工程沿线的河湖生态安全,并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助力。”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介绍,工程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118亿立方米,推动了永定河、滹沱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华北明珠”白洋淀淀区面积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东线北延工程连续3年助力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生机。

受水区有了充足的水源后,城市长期占用的农业用水得到退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去年,受水区7个省市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是3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是30.6立方米,和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1.3%、36.2%。”王道席说,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指导意见已制定印发,受水区也逐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

后续工程全力推进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3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王道席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取得积极进展,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正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引江补汉工程主隧洞掘进已超过3.3公里,沿线21条支洞掘进总计超13.9公里,累计完成工程投资65.4亿元。

目前,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管护和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黄爱国介绍,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大数字孪生技术推广应用,聚焦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运营关键技术及薄弱环节加强科技攻关,推进工程建设运营标准化建设,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下一步,要准确把握东、中、西3条线路特点,研判和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优化战略安排,持续深化后续重大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