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绿“锁”塔漠育新机

2024-12-16 09:39:00?作者:?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翁晗   我来说两句

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绿色屏障蜿蜒成链,锁住千百年来肆虐的流沙。

11月28日,在新疆于田县,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数十万人40余载不屈不挠搏斗沙海,终在大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更加浓郁的绿色正不断加厚铺展;新崛起的防护带内,沙退人进、向新发展。这片土地正在续写漫漫沙海里奋斗、探索的环保故事。

锁住大漠筑屏障

“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千百年来,这是生活在此的人们对眼前这片沙漠的称谓——塔克拉玛干。

对于农民赛地·依明来说,这沙漠是一条沉睡的“黄龙”,狂风会将它唤醒,形成遮天蔽日、持续不断的沙尘暴,掀翻地膜、摧毁作物,让乡亲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这里又称“死亡之海”。曾经气象万千的楼兰古国等,如今已不留痕迹地消失在沙漠腹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风沙活动较强的南部,一些沙丘以每年2至5米的速度侵蚀绿洲。

赛地·依明所在的和田地区于田县,在风沙侵蚀下绿洲面积不足县域面积6%。于田东侧的民丰县为摆脱风沙威胁,历史上曾沿尼雅河畔一次次向南退却;于田西侧的策勒县城因风沙侵袭被迫3次搬迁。

沙进城退,沙进人退。锁住“黄龙”,成为当地百姓最深切的渴盼。

1978年,党中央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自此,一场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的造林“大会战”开启。

荒山秃岭、黄沙漫天之地,经过40余年持续不懈的生态保护修复,如今已林茂草丰。统计显示,新疆在风沙危害区域累计植树7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03%提高到目前的5.06%;过去30年,新疆人工绿洲面积由6.5万平方公里增至目前的10万平方公里,增长约54%。

依托“三北”工程,到2023年底,一条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已将33.76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绕,而剩下约285公里的空白区是南疆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的区域。

2023年6月,虎扑nba: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新疆把补齐285公里“缺口”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出台专门方案,部署推动政策、资金、科技等要素向防沙治沙倾斜;综合治理规模3265.8万亩,总投资123.55亿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采用多种科学治沙技术……

一条绿色防护带,终将沙漠边缘的片片绿洲紧紧相连。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是中国人历经40多年艰苦奋斗完成的一项壮举,将有效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继续向外移动。”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

与10年前相比,于田每年沙尘天气由179天降低至120多天。在赛地·依明家不远处的阻沙带上,植被长势茂盛。绿色,正沿着风沙线不断向远方延伸。

科学治沙蹚新路

民丰县境内的尼雅河特大桥上,列车呼啸而过,成为沙海里一道亮眼的风景。

2022年6月,和若铁路通车,与先前开通的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牵手”,形成一条环沙漠铁路线。专家认为,铁路通车,沙周区域人类活动逐渐密集,锁住沙漠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

聚焦打好阻击战,新疆组织荒漠化治理领域专家深入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区域风沙尘的源区和路径,气象水文条件以及乔、灌、草的科学搭配,为各市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沙提供依据。

在民丰县,全县5.6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沙漠占3.2万平方公里。站在民丰后河坝眺望,铺好的草方格犹如一张金色大网,缚住了连绵起伏的沙丘。

“铺好方格沙障,再种植沙生植物,逐步攻下沙化土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民丰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贾磊说,当地先后尝试了树枝、稻草、棉花杆等9种材料,无数次试验最后才选择芦苇铺设方格沙障,“成本低,施工快,效果好”。

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与喀什地区叶城县交界处,沙漠边缘间距宽、风力大,草方格容易被流沙掩埋。经新疆林业科学院现场规划,该区域采用高立式沙障这一工程治沙模式。“相比传统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能更久地抵抗风沙侵蚀。”皮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培及说,高立式沙障使用寿命可达10年,是草方格的两三倍。

“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采取生物治沙方式;在风力强劲、光照充足的地方,可采用光伏治沙;在水资源有限、光伏铺设条件也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可以工程治沙为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鑫说,新疆根据实践摸索出一批行之有效、可复制的防沙治沙经验。

另外,机械化、智能化的“治沙利器”广泛应用,“梯田治沙”等模式逐步推广,持续优化治沙效能。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防风治沙站,一台国产智能机器人按照预设规划路线在沙漠中穿梭,自动完成挖坑、播种、覆土等工序,效率是传统人工种植的数十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表示,光伏发电滴灌设施、流沙快速固定等新技术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国治沙手段,更为实现全球沙漠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

绿色发展启新程

43岁的麦麦提·麦提赛伊迪计划用红柳和大芸填满自己承包的700亩沙地。“绳子粗一点,口袋才扎得牢;绿带宽一点,沙漠才锁得牢。”他说,沙漠难驯,“人要是停下来了,沙子就会往前走”。

根据《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2024年至2030年,全疆21个县市将完成沙化土地3514.49万亩的治理任务。

巩固锁边成果需要决心,也需要智慧。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麦麦提·麦提赛伊迪所在的和田地区,探索按照“谁投资、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将国有未利用土地划转村集体管理,再根据实际情况承包给当地农户发展沙产业。

“治沙见效益,才能长久。”和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骆爱科说,得益于自治区出台的资金保障、生态用水等9项政策激励,和田地区已有8277户群众承包沙地41.2万亩,14家农民合作社和33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

“政府通电、供水,自己只管平地、种植和养护。”麦麦提·麦提赛伊迪说,过去几年里,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近年来,随着沙化土地治理的不断推进,新疆各地加大探索沙产业力度,沙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面积达184.5万亩,特色沙产业企业达58家,还带动了加工、贮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从遍地花开的于田县玫瑰花田,到硕果累累的阿克苏市苹果林;从实现无土栽培的和田县温室蔬菜,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尉犁县罗布麻……曾经的“死亡之海”充满生机与活力。

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三面环沙。至2030年,该县规划县域发展空间将从344.55万亩增加至631.43万亩,新增空间绝大部分是通过防沙治沙换来的。

“规划包括林草综合防沙治沙区、预留光伏发展园区等功能区域。”麦盖提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王宇锋说,“我们要探索与沙漠和谐相处的更多可能性。”

原有植被要持续管护,防护植被要不断拓宽巩固,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要进一步夯实……

“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的生态屏障‘合龙’并不是治沙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张宇清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