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立春|立春岁首迎新象,喜闹佳节传古风
2025-02-04 10:09:20? ?来源:新华影像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编者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新华社中国图片社联合推出“二十四节气·文脉”系列融媒体产品,结合节气展示我国文化遗产之美,展现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的生机与活力。 立春岁首,标志着四季轮回的开始,在传统农耕文明中具有重要意义。值此时节,万物逐渐显露出复苏的迹象,孕育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今年我们迎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为立春的到来增添了新的色彩。贴春联、看花灯、逛庙会、舞狮龙……这些传统民俗不仅是庆祝佳节的重要方式,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的瞻淇鱼灯表演队在村中嬉游祈福,迎接新年。CICPHOTO/施亚磊 摄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书法家志愿者在南城街道民建村开展“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CICPHOTO/袁杨军 摄 在四川省成都市拍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沐川草龙。CICPHOTO/孔胜 摄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民间艺人在表演川剧绝活“吐火”。CICPHOTO/夏俊林 摄 四川省阆中市的非遗民俗表演队在古城街道巡游。CICPHOTO/王玉贵 摄 在辽宁省朝阳市拍摄的秧歌展演。CICPHOTO/白铁军 摄 “感知中国,探寻儒道文化”研学营的美国学员在山东省泰安市皮影馆学习皮影戏表演。CICPHOTO/陈阳 摄 一对双胞胎手持龙灯,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游玩。CICPHOTO/周社根 摄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民间艺人在风雨桥上进行非遗项目表演。(无人机照片)CICPHOTO/胡攀学 摄 安徽省芜湖市的民间艺人在鸠兹古镇表演打铁花。CICPHOTO/陈效宝 摄 游客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汉安湖新春灯会上观赏花灯。CICPHOTO/兰自涛 摄 山东省枣庄市的民间艺人在制作“红石榴”喜馍。CICPHOTO/吉喆 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