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城市微更新 卫星视角看变化
www.fjsen.com 2025-08-21 11:16: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再加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本月初,位于布达拉宫西麓的拉萨团结公园面向民众全面开放。这个美丽的新公园,为拉萨更添一抹秀色,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地围绕宜居、美丽、智慧的目标,通过植树治沙、建设城市公园、旧城改造等一系列举措,让环境更美,人们幸福感更强。

阿里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 贡觉加朗: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狮泉河镇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所在地。之前这里是一片沙地,是狮泉河镇的风沙主要来源地。

贡觉加朗介绍,当时缺乏栽植技术和经验,苗木存活率不高,看到树木一棵棵倒下很心痛。治沙工程启动以来,累计试种了40多个树种,目前有10多个树种能够在阿里完全适应,能够完全生长。

贡觉加朗表示,不止这些,截至目前,阿里地区的人工林面积已经达到了21.4万余亩。下一步,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人员聚集区、交通沿线、重要生态区计划植树造林10.34万亩。

林芝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园林管理中心主任 央珍:我现在所在的工布公园,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由城市公园、生态公园、儿童公园、工布天街四个功能区组成,是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类公园。

央珍介绍,作为林芝本地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家乡林芝公园的发展。从2000年左右,仅有福建公园、八一花园等零星几处,从卫星上也可以看到林芝城市公园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多。现在林芝的公园总数已经达到25个,面积约为14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道路沿线300米范围内口袋公园全覆盖。

央珍表示,接下来,计划再建13个口袋公园和一个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公园,真正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昌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 徐淼淼:照片中的这座桥,旧城改造之后,就是我身后的这座茶马桥。我是昌都市住建局的一名干部,在这里生活已经将近20年。

徐淼淼介绍,昌都的旧城改造始于2012年。当时的昌都可以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来形容。茶马广场是昌都市的综合性商业片区,之前周边都是土坯房。但是现在的居民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小区里面的物业也特别好,整个商业片区特别繁华。

从卫星视图上可以看到昌都巨大的变化。

城市亮了,每一条主干道都灯火通明,即使很晚回家,走在路上也不怕了;

城市新了,政治、商业、教育片区按类规划建设,城市功能提质增效。

徐淼淼说,期待昌都的未来建设不仅仅是建筑体系的改造,更是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美好家园。

今天的西藏,一天天变得更美、更绿。全区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近40%;森林覆盖率也提高到了12.31%。

截至2024年底,全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67平方米,城市绿地面积达到9248公顷,相比2020年末增加了3115公顷。

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成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阿里市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起以前,现在的阿里环境更加美好,植树变得更多,环境整治方面做得很好。

林芝市民 李女士:现在林芝发展特别好,变化特别大。以前带娃没有太多的地方玩,现在工布公园建设得很美丽,我们带娃在公园走走,认识其他宝妈,孩子们也玩得挺开心,我们也能放松会,感觉生活节奏没有那么紧张了。

林芝市民 张振兴:我从小在林芝长大,以前的城市比较窄、比较小,现在城市变迁之后有了新区,城区越来越大了,城市的道路也越来越宽敞了。

昌都市民 次久:我是老昌都的人,现在回昌都找不到我的家,我都认不到该怎么走。所以昌都变化很大,建设得也很好。我也希望昌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责任编辑:陈雨文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