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国际锐评丨菲方所谓“抗议”恰恰证明中方对黄岩岛生态保护合理合法
www.fjsen.com 2025-09-12 18:58:3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国务院10日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去年7月发布《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之后,中国加强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然而,菲律宾外交部却表示"强烈抗议"。对此,中国外交部严正回应: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不接受菲方的无理指责和所谓的"抗议"。分析人士指出,菲律宾对黄岩岛觊觎已久,所谓"抗议"恰恰证明中国的保护措施合理合法,体现了中方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责任担当。

2024年11月10日我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

黄岩岛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中沙大环礁的东偏南方向,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和天然避风港。根据规划,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 1242.55 公顷,实验区面积2281.1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既然是中国固有领土,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而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黄岩岛均不在其中。对于中方在自家领土上采取的保护措施,菲律宾无权置喙。

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赋予了中国"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黄岩岛作为环礁,地理条件特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中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也是在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从国际惯例看,像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或海洋保护区。中国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符合各国通行实践。

此外,中国加强对黄岩岛生态保护,也是基于现实考虑。2016年,中方就菲律宾少量小型渔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正常捕鱼活动作出善意安排,同时依法对菲渔民相关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政府刻意渲染民族主义情绪,利用中方的善意,有预谋地组织渔民在黄岩岛海域扩大渔业活动,甚至冲闯潟湖非法作业,给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长远挑战。中国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黄岩岛海域的渔业活动,为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创造了条件,对地区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面对菲律宾的领土和海洋扩张野心以及美西方的怂恿支持,中国始终没有放弃构建和平、合作、友谊南海的努力。2024年7月,中国发布《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不仅澄清了菲律宾编造的所谓中国渔民用"氰化物捕鱼"等谣言,还为黄岩岛海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专业的依据,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奠定了基础。有分析指出,中方用一系列行动表明"守住和平初心"、在南海践行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从更深层次看,中方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为海洋治理与南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自菲律宾本届政府上台以来,推行所谓"灰色地带战略",将渔民作为在南海开展单边行动、宣示非法主张的政治工具,导致侵闯、冲撞、危险驾驶等事件频频发生。此次中国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确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这实际上宣告了法律和政策的边界,明确了相关方在黄岩岛海域的行为界限,为管控冲突作出了理性安排。

长期以来,中国为保护黄岩岛的生态环境不懈努力,在南海问题上保持高度克制,始终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领土分歧,始终坚持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维护海上和平。然而,中方也不允许善意被滥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菲律宾要冲突不要和平的无理挑衅以及所谓"抗议",进一步坐实其是"南海和平的破坏者"。而中国建立的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在南海点亮"绿色"之光,给地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动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洪振威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