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花江峡谷大桥为桥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www.fjsen.com 2025-09-28 23:02: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大桥,将成为连通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枢纽。

花江峡谷大桥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为大桥的建设带来了重重困难。面对技术挑战,工程团队大胆创新,为大桥锻造出了轻盈的"肩膀"和坚实的"脚掌"。

大桥上青绿色的主缆就像两根坚实的扁担,牢牢地承托着桥面上的荷载。如果说主缆相当于扁担,那么桥两侧桥头的主塔就像是扛着扁担的肩膀。为了给"肩膀"减负,专门特别制作了索鞍,它就像在双肩之上盖上了一层海绵垫,起到缓冲的作用。

桥的跨径越大,索鞍承压就越大。传统铸造工艺制作的索鞍强度有限,且单件重量突破百吨,难以承受花江峡谷大桥1420米超级跨径带来巨大压力。工程团队打破常规,改用锻焊工艺制作索鞍,对钢坯实施数万次精锻,如同揉面般使金属结构极致密实,同等承压效果下,新的工艺方案所需用钢量也大幅减少。经检测,这种新工艺在使鞍体最大单件减重至41.3吨的同时,抗压强度反升44%,真正实现"轻装承重"。

花江峡谷大桥单个锚碇的混凝土浇筑量就达16万立方米。但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材料短缺、运输难度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浇筑所必须用到的粉煤灰严重紧缺,施工进度一度停滞。面临着工期的压力,工程团队在堆积如山的工程废料中发现了转机,路基挖出的白云岩碎石,经过超细研磨后的石粉,被验证可作为粉煤灰的完美替代,在特定配比下甚至能达到更好的浇筑效果。

大胆的尝试和日复一日的实验,最终促成了"就地取材"的材料革命,新方案较原方案节省材料费500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点石成金"。

从"肩"到"脚",一个个创新突破,这座世界级高桥为世界桥梁工程贡献了又一份"中国智慧"。

(总台记者 郭亦馨 陈春晓 邹世诚)

责任编辑:陈雨文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