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青春华章 | 大国水利人物志之治水篇:护江河安澜,铸国之重器
www.fjsen.com 2025-10-05 16:26:06 来源:荔枝新闻

【开栏语】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治水史。无数水利工作者前赴后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守护着江河安澜,滋养着中华沃土。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心声,解锁一个个大国重器背后的传奇故事。

林一山,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首倡者和重要奠基人。他创造性提出三阶段治江战略:一阶段培修加固堤防,发挥防洪作用;二阶段兴建分蓄洪区,减少洪灾损失;三阶段兴建梯级水库,拦洪蓄水,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威胁。从荆江大堤整险加固,到荆江、杜家台等分蓄洪区建成,再到丹江口、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40多年的治江实践中,“长江王”的蓝图渐渐变为现实。2007年,林一山去世,享年96岁。

郑守仁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他先后参与了陆水水库、乌江渡、葛洲坝、三峡等众多工程,一生都与水利结缘。1963年,23岁的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毕业工作,至80岁高龄,57年如一日坚守工地,被称为“工地院士”。他带领团队,三次成功解决截流长江的世界难题。他作为总设计师的三峡工程,有2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世界之最”。据不完全统计,仅三峡主体工程就节约投资3亿元。2020年7月,郑守仁因病逝世,享年81岁。

1963年,24岁的林秀山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治黄生涯。1987年,他接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设计总工程师的重任,带领团队完成试验研究四百多项,绘制图纸近万张,组织完成重大技术攻关4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200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凌汛威胁,黄河下游再没有发生断流现象,沿黄52个城镇的供水与河南、山东3000多万亩耕地灌溉得以保证。

张建云长期从事水文、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水电信息化等科研工作,他研究并主持开发了“全国洪水预报系统”、“国家防汛会商系统”、“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业务系统,为国家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张建云担任国务院“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全程参加灾害的调查与报告编写。面对当下越来越多的极端强降水,他提出必须坚持流域系统治理、蓄泄兼筹的原则,做好应对极端暴雨洪水。

责任编辑:蔡秀明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