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长白山下“参”情巨变:产业转型迎来金色丰收季

2025-10-08 16:56:11?作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吉林敦化10月8日电 (记者 郭佳)金秋时节,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的人参田里一派繁忙景象。39岁的温明泉站在地头,看着人参被一株株挖出,脸上难掩喜悦。工人们紧随其后,分拣、去泥、分级,动作紧凑而熟练。

温明泉一边指挥,一边算着经济账:“好参一斤能卖到两百元,普通的也能卖五六十元。一垧地(15亩)算下来,净利润能达到六七十万元。”

地处长白山西麓的敦化市,是吉林省人参种植第一大县。这里的园参留存面积达12万亩,林下参也有2.8万亩,两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得益于坡地较多和中温带冷凉气候,敦化为人参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温明泉是当地种参大户,多年来一直坚持种植5年以上的老参。“虽然周期长、风险高,但市场认可度更高。”采收旺季,他每天雇工上百人。尽管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他依然坚持这一策略:“老参才有吸引力,不愁卖。”

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人参产区,敦化市曾长期面临“高产却不高效”的尴尬——大量鲜参在收获后直接被运走,参农大多只能充当原料供应商,加工与品牌附加值流失外地。

“我们这儿没有人参交易市场,卖参得跑去外地,路远不说,价格还得别人定。”温明泉道出了当地众多参农的共同困境。原料外流不仅利润被挤压,更导致本土对产业链掌控力的缺失。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链条重塑产业格局。这一转变也促使参农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像温明泉这样的大户,正通过延长种植周期、提升管理与分级标准,不断增强产品自身的议价能力。“种5年以上的人参,正在成为新趋势。”他说。

眼下,温明泉正在筹建自己的人参加工厂,当地政府已多次上门提供服务与支持。“工厂建成之后,销路和利润就更稳了。不少电商平台来考察后,对我们的人参非常满意,需求量很大。”

敦化本土拥有敖东等多家知名药企,长期致力于人参的精深加工,开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持续消化本地原料。近几年,一批新兴企业如敦化市润绿农业科技公司等也迅速成长,为人参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该公司开发的人参膏、人参蜜片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欢迎,还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我们既研发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和药品新剂型,也推出面向年轻群体的时尚健康产品,不断探索人参在食品、饮料、美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该公司副总经理左程元说。

敦化市人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魏新丰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金融与保险服务覆盖种植风险,助力中小企业开拓更稳健的市场渠道。

如今,敦化的参农不再只是泥土中的耕耘者,更成为了产业链上的主动布局者。从原料输出到品牌自立,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加工,这条转型之路正在缓缓拓宽。(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