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六旬女子传承刺绣技艺 拓展农村脱贫创业路
2018-10-16 15:5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
山西代县雁绣坊刺绣作品展示厅内一名游客在观赏。 王斌田 摄 中新网忻州10月16日电 题:山西六旬女子传承刺绣技艺 拓展农村脱贫创业路 作者 杨杰英 王斌田 雁门关古长城脚下的山西代县,长期以来,这里的人都在与贫困作斗争,想方设法脱贫致富。 67岁的高凤兰就是凭着自己刺绣的手艺,创办代县雁绣坊,在传承刺绣技艺的同时,带领代县的广大妇女走出一条“刺绣脱贫路”。 峨口镇位于代县城东南,也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西大门,这里是山西代县、繁峙、五台的三县交界地,自古商贸繁荣,民间工艺历代传承,特别是刺绣、剪纸、面塑是当地妇女的日常“女红”。 山西代县雁绣坊工作室内,高凤兰老师正在辅导“绣娘”刺绣作品。 王斌田 摄 几十年来,高凤兰充分利用工作间歇和生活空隙,进行刺绣创作,尤其是对当地传统刺绣有着深厚的功底。她绣出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1999年7月,高凤兰退休。可随着曾经教过自己的老艺人一个个离开人世,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传统刺绣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困境,高凤兰有些着急。她下决心要担负起抢救、传承民间刺绣技艺的担子,为弘扬传统文化奉献余热。 从此,高凤兰一心扑在挖掘、研究、整理、开发雁门民间传统刺绣技艺上。她耐心说服丈夫随自己一同回到村里,走家串户走访健在的老艺人,虚心向她们请教针法、绣法、配色配线法,收集她们保存的古老绣品和底样子。回家后,她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精心研究和整理,装订成册。为了不断提高技艺,她经常购买有关刺绣技法、色彩知识和绘图知识的书籍,刻苦钻研。 2009年夏天,苏州有两位老师傅来代县传授苏绣技艺,趁此难得机会,高凤兰跟随老师苦学三个月。此后,她每年都会专程到苏州登门向老师求教,继续深造。几年来,她把学到的苏绣精华同代县当地传统刺绣融合起来,创出了别具特色的雁绣。按照这种新的刺绣方法,高凤兰绣出的壁挂、绣花拖鞋、肚兜、童鞋、童裤等绣品深受欢迎,尤其是绣出的近百双花鸟鞋垫还远销到欧美国家。 2009年,高凤兰决定创办代县雁绣坊传承刺绣技艺,同时为广大妇女搭建创业创业脫贫致富的平台。自筹资金20余万元,租赁场地和绣坊。为了方便和照顾农村贫困妇女离家远的实际困难,她采用“公司个户”的模式,集培训、生产、代销为一体,公司集中培训技艺,个户分散生产实践,产品公司免费代销,使大家能在自己家门口创业就业,创收脫贫。 2009年冬,代县民间艺术协会举办刺绣培训班,集中培训农村贫困妇女,聘请高凤兰当老师,培训妇女50余人。在培训班,她看到农村妇女的贫困状况和学习热情,也看到了民间传统刺绣艺技顽强的生命力。2010年春天,她又协助民间艺术协会在县城培训下岗女工、城镇妇女50人。 高凤兰带领公司的刺绣老师配合各级妇联和县扶贫、劳动、农业等部门,深入到全县所有乡镇组织妇女传授技艺3500余人次,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学到手工技艺的同时又增加了收入,有的贫困妇女仅凭刺绣手艺年收入可达2万元。 2016年,按照上级精准扶贫的要求,高凤兰组织专人到县扶贫办公室了解掌握贫困户建档立卡人员情况,选择扶贫培训点。在正下社村举办妇女刺绣脱贫培训班。 正下社村贫困户段月梅的家中有5口人,丈夫患脑血拴后失去劳动能力,家境贫困。经过到村培训,她的刺绣艺术大大提高。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牵线下,岀售绣品收入3000多元,改善家庭条件。 绣娘李粉团是代县上磨坊乡十里铺村的一名贫困户妇女,2008年开始跟着高凤兰学习雁绣,她的第一幅刺绣作品《鸿运当头》就卖了4500元人民币。2012年,李粉团成为刺绣培训老师,管吃管住每天150元。她说:“近十年来,我学会了刺绣,每年仅刺绣作品和培训讲课费差不多能收入2万多元。2017年,我们家也正式脱贫,还住进了楼房,家庭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李粉团的大女儿李永丽受到母亲的影响,也开始学习刺绣。她的第一幅作品《金饭碗》卖了1000元,还获了铜奖。 姚玉林是代县的一名下岗女工,2008年开始跟着高凤兰从绣鞋垫开始学习刺绣,45天绣了2幅作品《红枫林》,卖了7500元。近几年,姚玉林不仅刺绣,还经常去外地当刺绣培训老师。2017年,她去运城培训了20天,讲课费收入4500元。 2016年精准扶贫妇女刺绣培训班开班后,为了解决贫困妇女学习中的困难,高凤兰免费给她们发了刺绣工具、刺绣用料,挑选了技艺精熟、有耐心的刺绣老师。近年来,高凤兰的团队共培训5000余名学员,为传承雁绣发展文化产业壮大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完) ? ?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