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非遗焕发新生 洛江区遗产日活动落幕
2025-07-08 11:30: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薛逸群 |
东南网7月4日讯(本网见习记者 薛逸群)在为期一个月的精彩纷呈中,洛江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于近日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紧扣“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的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洛江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泉州布袋木偶戏表演。主办方供图 非遗快闪点亮古城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活动期间,洛江区在府文庙广场、德济门广场、中山路金鱼巷口等核心点位,组织了省级非遗项目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与市级非遗项目泉州布袋木偶戏的快闪专场。 妆糕人艺人以大米粉、糯米粉为原料,巧手捏塑出形态各异的可爱造型;布袋木偶戏演员则凭借精湛技艺,让木偶在指尖演绎精彩故事。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观赏,让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展示舞台。 文旅窗口展现非遗魅力 往来旅客感受文化底蕴 在泉州动车站海丝新城旅游集散中心,洛江区设置了非遗展示区,省级妆糕人制作技艺、区级罗溪绿豆汤和洛江千层糕制作技艺等现场展演,让往来旅客在候车之余,能够近距离感受洛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七大图文展板全方位展示了洛江非遗与四名文化,为旅客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强化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夯实非遗发展基础 为了打造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洛江区邀请了行业资深专家,针对区非遗馆及四名文化开展了专项讲解员培训。课程围绕非遗知识体系和讲解技巧展开,着力提升从业人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此外,洛江区还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非遗体验活动,如“箫声传古韵·非遗正青春”主题活动,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洞箫选材、制作、吹奏全过程,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南音表演。主办方供图 南音雅韵讲述历史故事 非遗艺术承载民族精神 在“十班公妈庙”内,泉州市文化宫南音社带来了《琯头抗倭》南音说唱表演。宫商雅乐与说唱艺术完美结合,婉转悠扬的唱腔生动再现了明代抗倭英雄事迹,让听众在古朴韵律中感受到了非遗艺术承载的民族精神。 创新非遗传播形式 特殊群体接触非遗 洛江区还创新非遗传播形式,联合福建省洛江监狱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监狱主题教育活动。现场既有拍胸舞、舞龙等活力四射的民俗表演,又有妆糕人、砖雕等10项非遗技艺展示。特别邀请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开展涉文物类犯罪普法讲座,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为特殊群体接触非遗搭建了长效平台。 洛江区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展示+体验+传承+普法”的立体化模式,推动了非遗跨越地域和群体界限。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古老非遗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新生,更让洛江区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了璀璨光彩。未来,洛江区将继续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