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8日电 吉尔吉斯持续多日的种族冲突仍未平息,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日渐加剧,成千上万的难民蜂拥至乌兹别克斯坦边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大国纷纷派专机接走本国侨民。
冲突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并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亚。自从一系列的颜色革命之后,中亚并没有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相反,在政治动荡与经济恶化的语境中,民主矛盾的暗涌此起彼伏。
美国《华盛顿观察》撰文称,吉尔吉斯斯坦陷入暴乱漩涡,美俄束手旁观。
文章援引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中心丝绸之路项目研究主任斯维恩特·考奈尔的话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动乱背后,隐藏着很多矛盾,但这次暴力事件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首先,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崩溃;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势力试图夺权”。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腹地,美俄两国均在此设立了军事基地,而中国则和吉尔吉斯则分享着一条漫长的边境线。但是,在考奈尔看来,美俄两国都没有对吉尔吉斯斯坦负起应有的责任。
都是巴基耶夫惹得祸?
吉尔吉斯斯坦的种族冲突从6月10日开始。当天,一群吉尔吉斯族青年与乌兹别克族青年在南部的奥什市一家赌场发生群殴,随后事态迅速扩大,人群开始洗劫并焚烧当地的音乐厅、超市、商场和汽车。当晚,暴力活动充斥整个奥什市和周边地区,枪声不断。吉临时政府11日凌晨宣布,在奥什及周边三个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吉尔吉斯的这股势力跟很多政治派别挂钩,很可能受到前总统巴基耶夫的影响,”考奈尔推测道。
巴基耶夫出生在贾拉拉巴德,是吉尔吉斯族人,南部地区是他传统势力范围。当地乌兹别克族人多支持临时政府,吉尔吉斯族人则多为巴基耶夫支持者。但是,目前流亡在白俄罗斯的巴基耶夫否认与此次动乱有关。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中心丝绸之路项目高级研究员卡尔·哈伯从民族矛盾的角度向媒体解释说,中亚地区的种族矛盾并不是新鲜事,这是中亚历史的产物。由于前苏联统治的需要,造成当地大量的人口搬迁,而在拥有550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斯坦,有15%的居民是乌兹别克人,多居住在吉国南部。
哈伯说:“在吉尔吉斯斯坦,南北方围绕富饶的费尔干纳山谷产生的冲突最为明显。这个山谷住的多是乌兹别克人和穆斯林。因此,吉尔吉斯人总想把他们赶走。双方总会在土地和水源的争夺中爆发冲突,”
其实,民族矛盾仅仅是此次动乱的冰山一角。多年研究吉尔吉斯斯坦问题的国际危机组织指出,持续的腐败、政权之争和经济持续恶化,才是吉尔吉斯斯坦陷入动乱的根源。
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有相对自由的言论,和相对发达的公民社会制度。但自从前苏联分裂出来后,前总统阿卡耶夫任人唯亲,贪污腐败,政治体制黑暗。2005年,吉国爆发“郁金香革命”,推翻了阿卡耶夫政权,前总理巴基耶夫上台。但是,好景不长,吉尔吉斯开始纠缠于政治体制改革,巴基耶夫不满宪法削弱了总统的权力,几经修改宪法,巴基耶夫几乎要将自己变成第二个阿卡耶夫。
今年4月8日,吉尔吉斯斯坦才刚刚爆发过一场大规模骚乱。当时,政治反对派占领了政府,总统巴基耶夫被迫辞职,并离开首都。反对派领导人奥坦巴耶娃宣布成立临时看守政府,宣称将起草新宪法,要求进行总统选举。
巴基耶夫被推翻后,吉尔吉斯斯坦实际上陷入了权力真空。临时政府孱弱,给趁虚而入的政治势力钻了空子。奥坦巴耶娃谴责巴基耶夫挑动了吉国南部乌兹别克人与吉尔吉斯人的冲突,目的是破坏即将于6月27日举行的宪法公决。
- 2010-06-18美媒称吉尔吉斯政府已无力回天 国家或将分裂
- 2010-06-18俄要求美军撤出吉尔吉斯
- 2010-06-18吉尔吉斯斯坦冲突致1800人遇难 数十万人迫离家园
- 2010-06-17驻吉尔吉斯大使:目前没有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 2010-06-17联合国称已有40万难民因吉尔吉斯南部骚乱逃离
- 2010-06-17消息人士指吉尔吉斯南部骚乱实际致近2千人死
- 2010-06-17吉尔吉斯前总统:目前冲突只应由地区力量来解决
- 2010-06-17潘基文赞赏乌兹别克斯坦助解决吉尔吉斯斯坦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