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援哥”:避难设计是生存关键
参与智利矿难救援唯一中国人回顾经历,救援中多通道同时开掘,会向家属讲解救援方案和进展
- 对话人物
郝恒 三一重工集团工程师,参与了智利圣何塞矿难救援
- 对话动机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33名矿工被困69天后全部获救。作为唯一直接参与矿难救援的中国人,工程师郝恒被称为中国“救援哥”。他前天回到了上海,受到热烈欢迎。
郝恒在参与救援的过程中,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也观察到国外救援手段如何给国内矿难救援以借鉴和启发。□本报记者 孔璞
【参与救援】
作为器械技术人员参与
新京报:矿难发生时,你在智利吗?救援任务是怎么落在你身上的?
郝恒:我是作为技术维护人员参与救援。
智利矿难发生后,当时多家公司竞标最后利用吊装设备的救援行动。我们的合作伙伴,智利的BURGER公司提出的,以我们生产的履带起重机作为主要设备的现场救援方案胜出。
我是三一重工智利分公司的服务部经理,一直在智利负责设备维护和保障工作。
新京报:作为技术人员,你在救援现场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郝恒:主要是维护这架大机器的稳定。因为这台机器自重就有300多吨,会造成地面沉降,此外还会受风速、土地质地和坡度的影响。我需要把这些不安全因素全部考虑到并进行应对。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抵达现场的?
郝恒:我们是10月6日到达的,当时现场沸腾了。当地的电视台不断派记者过来拍摄这个来自中国的“庞然大物”。机器很大,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一名被困矿工的母亲跟我说,这台由中国制造的机器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她相信很快会与儿子团聚。
新京报:当时救援状况进展到哪一步了?
郝恒:我们到的时候,救援通道已快要打通了。我们过去,就是为了配合完成关键的最后一步———把矿工顺着救援通道拉上来。
这些矿工是8月5日被困井下的,救援第一步首先是打通输送管道,将药物和信息输送下去。第二阶段是打钻救援通道。
我知道的是打了两条(实际打了三条,从8月30日开始),因为下面都是岩石,进行很不顺利,所以最初有圣诞节才能救出来的说法。后来救援通道打得很快。
- 2010-10-13智利矿难救援面临三种结局 均有后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