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盟在叙利亚问题上内部争议加大 多国争话语权
www.fjnet.cn?2012-02-20 08:08?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2月15日,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东郊的哈尔斯特镇,当地居民载着孩子骑行在街道上。 哈尔斯特镇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以东约20公里,1月底叙利亚政府军曾在此与反对派武装发生激烈交火,并于1月30日重新控制了该地区。 阿盟的软弱表现,自然使其公信力下滑,有边缘化之势。海合会的积极进取更挑战了阿盟的地位。2011年阿拉伯大动荡中,发生四次出现外部干预或调停的危机。海合会介入两次:在巴林,派驻“半岛之盾”部队,保住巴林王室;在也门,提出并落实总统交权的政治过渡方案,即“也门模式”。阿盟介入两次:在利比亚,阿盟吁请设立禁飞区,西方借此发动倒卡战争;在叙利亚,阿盟两度提出化解危机的“阿拉伯倡议”,却眼看着叙问题一步步国际化。谁的调停效果好,谁的干预能力强,一目了然。 打压叙利亚 和解危机难度大 最近,阿盟在叙利亚问题上不可谓不积极,只是效果欠佳。阿盟的表现可概括为三个层次。首先,阿盟勇气可嘉。叙利亚局势自2011年3月开始动荡,由为利比亚战事所掩盖而未成焦点。西方不断施压但无武力干预计划,联合国等亦未介入,导致局势日趋恶化,人员伤亡不止。此时,阿盟出面承担化解危机的重任:自去年10月起密集召开会议,提出第一份“阿拉伯倡议”;11月下旬,阿盟中止叙成员国资格,对叙实施经济制裁;12月底,阿盟向叙派出观察团。应该说,阿盟的介入争取了缓冲时间,创造了解决危机的机遇。若非如此,西方恐迅速觅得武力干涉之机。 其次,阿盟实力有限。阿盟缺乏足够的政治影响力,命令不动叙当局,左右不了反对派。阿盟观察团履职后饱受批评,自身安全亦不保,被迫于今年1月底中止。1月下旬,阿盟提出第二份“阿拉伯倡议”,要求叙总统交权、开始政治过渡。2月初,阿盟秘书长等高官亲赴联合国安理会,游说各方支持谴责叙决议。2月12日,阿盟外长会呼吁组建联合国——阿盟维和部队,进驻叙利亚维稳,阿盟无集体防务的缺陷暴露无遗。至此,在阿盟框架下化解叙危机的努力基本失败,西方在联合国或阿盟等“掩护”下强制干预叙利亚的局面呼之欲出。 再次,阿盟内部分歧重重。在叙利亚问题上,阿盟实际上分为两大阵营。海合会国家出于其教派和地缘政治考虑,一心推倒叙政权。卡塔尔、沙特等国不断要求将叙问题提交联合国,径自撤回驻叙使节和本国的阿盟观察团成员,甚至一度拟派“半岛之盾”部队进叙。可以说,海合会“绑架”了阿盟甚至拆了阿盟的台,其背后则是西方的支持。非海合会国家以沉默居多,但对海合会国家的“嚣张”亦疑虑重重。去年11月底阿盟对叙制裁进行表决,叙邻国黎巴嫩、伊拉克均投反对票,约旦亦持保留态度。按阿盟规章,制裁仅为投赞成票国家的义务,故阿盟对叙经济制裁实为“跛脚”。既然内部分歧难消,叙问题超出阿盟框架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阿盟本可在以下两方面做些贡献:一是派出观察团并对叙局势做出客观评估,这将为国际社会行动提供依据。但随着观察团的终止,客观评估已难企及。二是整合叙反对派并促使其与政府对话。但目前叙反对派分居国内外,对政治过渡和外部干涉等问题看法迥异,平添了和平解决危机的难度。 阿盟因其实力限制、内部矛盾、机制障碍而无法有效解决成员国危机,本不足为怪,叙利亚不过是最新的例证。阿盟的努力只不过拉长了解决问题的进程,阿盟之外的干预似已箭在弦上。阿盟影响力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叙动荡的减缓,世界和地区强国在叙问题上的博弈将进入更加赤裸和血腥的阶段。 (秦 天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7]联大通过决议支持阿盟结束叙利亚危机倡议
- [ 02-14]俄罗斯拟与阿盟商讨向叙利亚派遣维和部队提议
- [ 02-14]叙利亚表示反对阿盟决议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
- [ 02-14]阿盟要派多国维和部队 叙利亚面对三重威胁
- [ 02-13]阿盟调解叙利亚问题外长会在开罗召开
- [ 02-13]阿盟开会议研究向叙利亚派民族军队
- [ 02-13]阿盟呼吁成立联合维和部队取代叙利亚观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