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改革·发展 > 正文
民主党革新之路任重道远
www.fjsen.com?2009-09-08 16:26?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8月31日,第45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揭晓。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获得众议院全部480个议席中308席,超过控制众议院各个常设委员会的绝对稳定多数269席,取得空前胜利。而自民党从选前的300席降为119席,议席减少了60%。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议席也由原有的31席降为21席。共产党和社民党分别获得9席和7席,维持了选前议席数。国民新党获得3席,比选前减少1席;大家的党获得5席,比选前增加1席。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仍为8席。

  自民党总裁、首相麻生太郎承认失败,并表示将辞去总裁职务。自民党干事长细田博之等重要领导人也已向麻生表示将引咎辞职。而民主党代表(即党首)鸠山由纪夫发表胜利宣言,将8月30日投票日称为在日本宪政史上首次实现了“政权更迭”的历史性的一天。

  专家指出,日本社会人心思变,这场历史性的政坛“大地震”迟早要发生。但政坛“变天”并不能立即导致政策大幅度转向,日本革新之路任重道远。

  经济革新无法解决经济结构性缺陷

  虽然日本政府8月发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季度增长了0.9%,为5个季度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告别了持续20多年的滞涨状态。不少经济分析师认为,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面对经济难题,民主党和自民党推出的措施并无实质性区别。一些分析师说,自民党和民主党的经济革新计划都没能触及日本经济深层次问题,无法解决经济结构性缺陷。

  鸠山在选举中表明,民主党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提高国民收入以扩大内需,使经济得以发展”。从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看,外需不振引起的日本企业业绩恶化、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对国内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的个人消费及设备投资、住宅投资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可见,外需仍是决定日本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如果无法提振外需,内需也不可能真正恢复。

  日本中央银行公布的6月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反映企业商业信心的景况判断指数略有回升,但仍处于极低水平,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商业信心依然没有好转迹象。其中,中小制造业企业雇佣人员判断指数(雇佣过剩减去雇佣不足)上升至创纪录水平,表明雇佣过剩的问题非常严重。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最新调查,本财年(2009年4月-2010年3月)日本所有产业的设备投资计划总额为22.7万亿日元,与上财年实际投资额相比下降了15.9%,为1973年有该项调查以来的最大降幅。?犃硗猓捎谄笠导醪迷保毡臼б德蚀咏衲?月份开始不断攀升,5月份达到5.2%。这些都将成为阻碍国内消费回升的主要因素。

  数据表明,虽然目前日本的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好转,但还不足以拉动日本国内消费回升,加之外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日本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复苏之路或许依然漫长。这对于鸠山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选民之所以投票给民主党,就是想过得比目前更好一些,如果鸠山没有拿出相应的经济政策来改变目前的经济衰落的状况,相信他的首相位也不会太久。但是,日本经济的顽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所以,鸠山面前的路并不好走。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

  鸠山选举前说,日本的外交政策应该更加独立,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使双方关系更“平等”,同时更多关注中国等亚洲国家。日本是美国最亲密盟友之一。现阶段,美国在日本驻军大约4.7万,同时为后者提供核保护伞。民主党先前多次反对日本“加入美国人的战争”,建议减少驻日美军基地。但鸠山同时表明,一旦当选首相,依然会将日美安保条约作为日本外交的基石。民主党一直致力于缩小冲绳美军基地的范围,并在2000年5月提出一个“修改日美地位协定方案”,并积极主张日本的法律也应适用于驻日美军的设施内部。强调从中长期角度出发来考虑驻日美军基地的“定位”问题,并适时地进行调整,如“过于集中在冲绳”等问题。在民主党看来,在海外不行使超过“个别自卫权”的武力行为,坚持“专守防卫”方针,保持行使“个别自卫权”所需最低限度的武力,在宪法解释未发生变化之前不行使“集体自卫权”,不保有核武器与生化武器,只限于在自卫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行使最低限度的武力,不采用征兵制,实行文官统治制度,坚持“武器输出三原则”,坚持“非核三原则”。

  选前三天,鸠山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阐述其外交观点。他抨击美国的市场教条主义与美式资本主义造成贫富差距和人情淡薄,日本盲目追随美国,已解决不了国计民生问题,应回归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这可以说明他不以美国立场为立场。鸠山指出,伊战失败和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单边主义时代的结束,而“我们正在向一个多极化的时代迈进,美国影响力下降已无可避免”,说明日本非走多极化不可。经过硬闯联合国安理会失败、金融大海啸及自由化的教训,日本已感到疏离亚洲不再符合国家利益,不但民主党竞选政纲提出“东亚共同体”主张,鸠山在文章中也说:“我们不能忘记是亚洲国家的身分。”他不得不承认:东亚已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活力,日本必须跟上这个步伐。鸠山说,在中国影响力日增下,日本及东亚其它中小国家未来如何在美中两大国之间维护本国利益,将是首要课题。鸠山智囊“日本综合研究所”会长寺岛实郎对日媒说,美国在全球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为促使美国变为“参与亚洲事务的美国”,日本作为其盟国将发挥巨大作用。即应将美国视为“参与国”而非主导国。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要对战后日本政治实施“总决算”,其后不久,小泽一郎提出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前者是战后日本推行“新保守主义”政治的鼻祖,后者是日本推行“新保守主义”政治的集大成者。小泉也想推行“新保守主义”,但因其做法和理念出现偏差,或者说他对“新保守主义”政治的实质没有充分理解而导致失败。因此,这一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民主党的身上。这也许是小泽抛弃自民党,选择民主党的真正原因。通过此次选举可以看出,民主党的外交安全政策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日本的国家利益与区域的地缘利益相结合,在追求“国际协调”的同时,实现日本作为主权国家应有的地位。

  (责编:陶武)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