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www.fjnet.cn?2009-09-09? ?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要实现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必须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吸引和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振兴中华为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又是当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自觉地把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两大历史使命作为自己的天职,并把它们看作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段性目标。中国共产党88年的辉煌历程,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的理想才能化为美好的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从而使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彻底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划清了界限,具有了科学理性的新内涵,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也将中华民族引领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一个发展,一个共同富裕,代表了当今时代人民群众最普遍的呼声、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发展的实质,说到底是要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越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事实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以社会的两极分化为前提、为条件、为过程的。它必然要求将社会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要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者,连温饱也没有保证。而且,在国际政治强权、资本垄断的情势下,如果不依靠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无法较快提高和彰显我国的综合实力,无法有力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主动权的,其结果只能是依附或受制于人,甚至失去民族独立的地位。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它的理论和政策是群众路线的产物,它的产生过程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过程。邓小平一再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因此,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13亿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体现的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不但获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海外爱国侨胞的赞赏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有利于调动各种所有制劳动者、建设者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积极性;在政治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参政议政、表达诉求、共商国是开辟了畅通的渠道;在文化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有利于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民族凝聚力的深刻原因所在。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秋石)

  (责编:陶武)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