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温室之树
以上讲的都是官员泄密的情况,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杰出的保密工作者呢?这里,我要讲一个“不言温室之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成帝时的孔光。孔光相传为孔子十四世孙,自幼秉承儒学家风,饱读诗书,年未二十,即踏入了仕途。汉成帝即位后,孔光以其卓越的才能被任命为尚书,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将前代政事及汉代的制度法规均烂熟于胸,由此备受皇帝的信任。
尚书原本是皇帝身边负责管理各种文书收发的侍臣,地位低下,汉武帝为了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大臣们的权力,逐渐开始重用尚书等身边近臣,组成中朝,当时不少大臣皆以领尚书事的职衔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尚书由此成为掌管机要的重要部门。
数年后,孔光即领尚书事,成为了尚书机构的领导。孔光自领尚书事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小心谨慎,遵守国家法度,不坏前代成规。如果皇帝向他询问政事,孔光总会引经据典,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从来不会为了迎合皇帝而口是心非。而皇帝如果不同意他的意见,孔光也不会犯颜直谏,惹皇帝不高兴。因此,在这种为官原则指导下,孔光在领尚书事任上一直安稳无事,一干就是十余年,这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
当时,领尚书事又被称为“典枢机”,意为掌管机密,该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保密。也许孔光生来就是一个守口如瓶的人,这项工作对于他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孔光有一个经常销毁发言草稿的习惯,凡是涉及与皇帝之间对话内容的草稿一律销毁,这样做可以防止机密外泄。同时,如果他推荐某人做官,也不会让其知道是自己推荐了他,以防结党营私。
更令人钦佩的是,孔光回到家后,对自己的兄弟、妻子和孩子,只字不提朝中政事,真有点自觉遵守茶馆“莫谈国是”原则的派头。家人们也知道孔光的嘴是非常严的,也就不去找那个无趣。但他们都没去过皇宫,为了长长见识,问问别的新鲜事总可以吧?于是家人向孔光提出了一个问题:“长乐宫温室殿前种的都是些什么树啊?”孔光听罢,皱了皱眉头,先是沉默不语,继而顾左右而言他,完全答非所问。家人们万万没想到,孔光的保密工作竟然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这就是孔光“不言温室之树”的典故。
孔光强烈的保密意识成为后世保密工作的表率。如梁武帝时,徐勉与周舍同朝为相,执掌机要。徐勉工作谨慎认真,每有表奏,都要将草稿焚毁,以防泄露机密。周舍掌机密二十余年,如果与他人谈话,经常滔滔不绝,还爱开个玩笑。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他谈话的内容竟无一字涉及国家机密。唐太宗时,杨师道为侍中,工作谨慎周密,从未泄露半点国家机密。亲朋好友经常出于好奇向他探听禁中之言,都被杨师道以答非所问的方式回绝了。杨师道经常说:“我小时候读过汉代的历史,看到孔光不言温室之树的故事,十分钦佩他的为官之道,这正是我要学习的榜样。”
(作者夏炎 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责编:赵舒文)
- 2009-06-23新保密法修订草案初审 互联网泄密占七成
- 2009-06-22我国修改保密法 打破密级“一定终身”
- 2009-03-11信守保密义务 向公司索8万“保密费”遭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