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中心发言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
www.fjsen.com?2009-10-15 09:3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前正在开展的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不仅是一次人同自然界作殊死搏斗的生动历程,而且也是一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彰显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万众一心、英勇顽强、坚韧不拔,打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攻坚战。面对重大灾害,全社会的快速动员和响应,再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更充分地集中各界力量、成功应对包括重大灾害在内的一切突发事件的优越性,也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在重大灾害面前,全社会激发了团结、坚韧、顽强的精神,发扬互相帮扶、共御患难的优良传统。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彰显了中华民族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操。在重大灾害面前,广大受灾群众没有悲观失望,他们坚信,与人民休戚与共的党中央、每逢灾难总是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一定会千方百计施以援手。正是这种无比坚定的信念,使他们心中充满战胜一切困难的希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这场重大灾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使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在瞬间迸发。实践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正是这种传统使中国人民在这场灾难面前昂首挺胸、万众一心。我们看到,这场大灾难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让世界重新了解了中国。而震惊世界的不仅是这场灾难本身,更是中国人民在地震灾害面前显现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彰显,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充分展示。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由社会利益多样化而引发价值多元的局面。在精神层面,人们担心,在总体上呈现健康、向上的同时,传递美德的传承存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这次抗震救灾的事实说明,不论社会如何变迁,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如何激烈,那种善良、互助、友爱、勇于牺牲、永不言败、甘于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念并没有丢失,优良传统文化的延续没有中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然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人们也曾担心,中国年轻的一代,由于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骄生惯养,没有经历艰苦生活磨难,突出自我,缺少社会责任感。然而这次抗震救灾的事实说明,这一代年轻人同样激情满怀,在重大灾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的惊人的果敢、无私、爱心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

无数英勇感人的抗灾壮举,是改革开放30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民族的素质就会不断提高,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就会不断增强。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