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恩格斯认为,就表述未来社会新纪元的核心思想而言,除了上述命题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1841年4月,马克思在写博士论文时,开始从哲学上探讨个人自由问题。他从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类个体的自由,产生了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思想萌芽。以后,马克思走出抽象性思辨,旗帜鲜明地为备受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辩护,并提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行为方式上人从众,目标结果是众从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和探讨扬弃异化的途径中,第一次对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作了表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同过去各种共产主义学说(如粗陋的共产主义把物的占有作为目的)不同,马克思强调废除私有制、对物的占有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关注点是扬弃人的异化,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占有物不是目的,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稍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肯定地认为私有制是异化的根源,而且进一步揭示产生异化的原因是强制性的、固定性的分工(为求生存的无奈)。因此,废除私有制,发展生产力,消灭这种强制性的、固定性的旧式分工,就是克服异化、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情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资本论》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围绕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核心概念与根本目标,马克思认真研究了人自由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并将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 2009-10-15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 2009-10-15抓好理论进基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09-10-15创建理论进基层十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09-10-13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成就
- 2009-10-12当前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 2009-09-30李长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2009-09-28李君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 2009-09-08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回眸
- 2009-09-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学东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