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建设学习型政党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www.fjsen.com?2009-10-27 08:49? 苗佳瑛?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根据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这一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新的实际,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其着眼点是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这既是现阶段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理论保证。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党以实践为动力和标准创新、发展理论、又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其间,我们党强调在具体问题上不要限于“姓社姓资”的争论,但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这个原则上,是毫不动摇、一以贯之的。正因为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在当前改革的关键时刻,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探索。为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必须借助科学理论的力量。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也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决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包括: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问题,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就是科学理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掌握,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用这一理论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广大群众愈来愈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不欢迎空洞的说教,渴望科学理论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理论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才能被群众接受、认可和欢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一历史使命。要克服“人们懂得的反复讲、需要回答的不去讲、疑难问题不会讲”的现象,敢于和善于释疑解惑。每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改革开放有重大政策制定,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举措出台时,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就会特别多,这就要求我们以创新的科学理论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让群众从内心感到“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它其实是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语);感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在他们身边,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理论能否实现大众化的关键。

——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政党组织与开展一般的集体学习活动不同,它更强调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的学习制度、共同的学习愿景、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严格的学习效果评估。各级党组织要成为学习理论、更新知识、增长本领的大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全体党员都要“学以明理”、“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着重解决少数党员尤其是某些领导干部学风不兴玩风盛、学用脱节、流于形式、理想信念动摇,奉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乃至“不信马列信鬼神”、在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等问题。

(作者为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