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从“敏感”到“正常” 中国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
www.fjsen.com?2009-11-09 16: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公推直选始终行走在高层决策的视线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公推直选是高层指导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了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外界对此解读为基层探索的“公推直选”将迎来新一轮的大范围运用。

此前,南京市率先在城市社区党委班子换届中,运用公推直选这一竞争性的选举制度产生了363个新的社区党委班子,在社区党员和居民中产生了很大反响;社会舆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认为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内基层民主探索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在这期间,江苏省委组织部也派出了几路人马对十七大前采用公推直选换届的73个乡镇进行回访性调查,据参与调查的人员透露,此举旨在全面评估公推直选的运用效果以及完善公推直选的路径。

公推直选,作为党的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探索,其发端与发展经历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等三次代表大会,最终在十七大修改党章时被正式吸收进来,具体表述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据本刊记者了解,公推直选从2001年四川平昌等地的首次运用,到十七大前江苏等地的高调运用,再到十七大郑重修改党章,经历了“敏感事项”,即只做不说,到后来的“讨论事项”,即多做少说,再到后来的“正常事项”,即又做又说等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公推直选始终行走在高层决策的视线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公推直选是高层指导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成功范例。其中江苏省及南京市的探索热情强化了这个互动,也加快了高层决策的进程。

“两个问号”提速试点

“书记直接选出来了,副书记怎么办?委员怎么办?”这是2004年3月中央主要领导在新华社一份内部材料上的批示。这份材料写的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黄墩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镇党委书记的见闻。由于黄墩镇党委只是原党委书记调离岗位,而不是换届,因此公推直选只涉及书记一个人选,而不是整个班子,所以中央领导连提出了两个问号,是希望能在实践中给予继续回答。而正是这两个问号,一方面使得中央有关部门更加关注公推直选的实践,另一方面也鼓舞了基层对公推直选的进一步探索。

“黄墩直选”是江苏省探索公推直选的第一个尝试,就收到了高层如此关注的效果,从此坚定了江苏省探索公推直选的信心。有关部门就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而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江苏省委在稳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公推直选试点,用实践回答中央领导关心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