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中国道路”昭示“历史终结论”破产
www.fjsen.com?2009-11-16 09:42? 毛晓刚?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当人们回望过去20年间的世界发展进程时不难发现,历史并未停下脚步,更没有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全面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也破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西方神话”,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创举。中国以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实践和巨大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应了“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的“预言”。

11月9日,柏林墙倒塌20周年,西方国家以一场集体庆典追忆那个“最幸福的瞬间”。不过,在这种貌似欢乐的场合之外,世界却充满了对柏林墙倒塌意义的质疑和反思。

在西方眼中,柏林墙的倒塌不仅仅是关系德国统一的事件,更被视为是改变世界历史的一幕,“预示着冷战的结束和欧洲伟大自由时代的开始”。的确,在这之后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令世界局势急速改变,一时间资本主义似乎打败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西方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似乎大获全胜了。西方学者、当时的美国国务院顾问弗朗西斯·福山就抛出了颇受争议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相互竞争的历史已经结束了。虽然日前福山回答媒体追问时依然表现出对这些论断的坚持,但是,过去20年间的世界发展进程却证明,历史并未停下脚步,更没有终结。

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柏林墙倒塌了,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分歧和隔阂依然存在,尤其是西方一些人依然偏执固守着“冷战思维”,对不肯全面拥抱自由市场经济和西式自由民主的国家,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封堵、排斥,甚至渗透、颠覆。历史同样告诉我们,虽然柏林墙已倒塌了20年,但当年一头扑向西方怀抱的国家,却并没有迎来预想之中的繁荣与富裕,反而随着时间的演变越来越弥漫着一股失望、愤懑的社会情绪。同样在11月9日当天,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系统需要变革。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也直言不讳地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过去12个月里尤其明显。”

的确,在过去的12个月里,资本主义的衰落表现不得不令全世界高度质疑。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不仅是20年前全面追随西方政治经济模式的东欧国家雪上加霜,就连那些老牌资本主义“教师爷”同样束手无策,陷入经济、社会、政治矛盾积重难返的多重窘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新兴经济体却在危机面前愈发生机勃勃。尤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始终从自身国情和实际出发,既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又不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现实,无疑是对“历史终结论”最有力的讽刺和批判。

可以说,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北京共识”成为全球热词之时,显示的是世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是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选择的再认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全面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也破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西方神话”,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创举。中国以史无前例的全方位实践和巨大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应了“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的“预言”。当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以自己的路径跨入人类发展前列的时候,这条“中国道路”也就必然具有了历史意义。

历史并未结束,世界仍在前行。人类的社会形态和治理模式,不会止步于20年前,不会止步于当下,同样也不会止步于未来。不过,西方一些人到现在还深陷在意识形态漩涡里不可自拔,完全认不清人类历史进步的现实和趋势,更无力主动寻求变革。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西方为柏林墙倒塌20年庆贺的同时,美国修筑在美墨边境上的“柏林墙”却毫无倒塌迹象,难道20年前要千方百计地接纳那些投奔“自由世界”的“敌人”,现在却要不择手段地将同属“自由世界”的墨西哥“兄弟”拒之门外吗?这种双重标准和自私表现,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的优越性。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