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我们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着眼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新论断。正是因为具有这一品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够超越国界、跨越时空,成为亿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如同胡锦涛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个过程。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只有同中国国情和民族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生动、具体、鲜活的理论,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只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马克思主义才能产生不竭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三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把它当作抽象的教条到处套用。二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形式,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三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并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具体化、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西方社会实践的科学总结,一经形成就必然具有理论抽象性,它在中国的运用必须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换,即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使之“中国化”,变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域的思想理论,也只有具体地借重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因子,才能获得立足之地并进而发挥主导作用。
- 2009-11-02田培炎:把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着力点
- 2009-11-06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思考
- 2009-10-29深刻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2009-10-27王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包含着时代化
- 2009-10-13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和成就
- 2009-09-30李长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2009-09-08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回眸
- 2009-09-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学东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