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体内外化机制。社区成员个体把价值观念内化整合形成价值观,然后外化为相应的价值行动才能说是价值观的真正生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对内化过程三个阶段描述对我们研究社区居民价值观具有重要启示,“第一,服从;第二,同化;第三,内化,行为主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和集体的观点,将这些观点、意见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的态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只有建立社区成员价值观内外化机制,社区成员才能有选择地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价值需要、道德规范等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外化良好的价值行动和价值行为习惯,这样社区居民价值观才能真正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强调“共生效应”,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让社区居民在充满价值、道德、人性的关系中形成个性、自我意识和价值观世界,强化社区居民价值观得到生成、内化和外化。
3.个体自我教育与管理机制。一要学习理论和知识,提高素质,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正确价值观培育的自觉性,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等。二要加强交流互动,强化实践养成。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是居民自我实践、自我认知、深度体验和价值观确认和行为养成的重要过程。三要发挥自主性,注重自我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通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高自我建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使社区成员价值观培育由自发状态向自觉建构转化。
参考文献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30.
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19.
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89-91.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44-145.
- 2009-05-21福建省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实施意见(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