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从公民社会的兴起看中国政党制度的建设
www.fjsen.com?2009-11-26 09:53? 章明?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民间组织的兴起、基层自治的蓬勃发展和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促成了中国现代公民社会的萌芽与发育,公民社会的成长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因此,中国的政党制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公民社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建设来适应和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政党鱼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当代语境中,社会被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社会,即国家系统;政治社会的主体是政府组织,主要角色是官员。第二部分是经济社会,即市场系统;经济社会的主体是企业,主要角色是企业家。第三部分是公民社会,即民间组织系统:公民社会的主体是民间组织,主要角色是公民。

一、中国公民社会的定义与兴起

所谓“公民社会”, 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系统和企业经济系统之外所结成的各种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既不凭借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部门”;也不凭借以企业机构为代表的“第二部门”,而是由第三部门或又称为志愿部门的力量与组织来组成。公民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民间组织,民间公共领域,公民运动等。“公民社会”的特质,主要是在于提升社会的多元利益,并且创造健康的公众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所有制成分并存,各独立的法人遵循着平等竞争、等价交换的规则去运作时,人们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分配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实现了由利益平均向利益分化的转变。社会利益分化不仅创造了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异.塑造了有主体意识、参与能力的社会主体,人们的独立性增强,在追求个体价值实现的同时又关注与民生相关的公共利益,遍及全国农村和城市部分街道社区的直接选举,催生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人权意识,整个社会对公正的法制环境的要求也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日益强烈,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和基层自治的兴盛。据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截止2007年6月底,全国各类民间组织为35.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9.4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2万个;基金会1193个。然而,学者的估计大大超过这个数量,不少学者估计各类民间组织已多达 300万个左右。 与此同时,在高科技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播介质的发展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人数为2.53亿人,位居全球第一;宽带网民数2.14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7305万人。 更加重要的是,网络发展的势头无可遏止,越来越猛,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正在改变中国: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等领域的技术构建,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公共的社会空间,构建了公共的网络话语平台。网络媒体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言说的公共性、民主性、自由性,这三大特征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上述情况表明,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促成了现代公民社会的萌芽与发育。这些条件,虽然还不能导致出现一个成熟形态的公民社会,但至少可以导致出现公民社会的雏形,所谓雏形,是说有了公民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但还处于起步状态。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