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联合与抵制活动
www.fjsen.com?2009-11-26 10:21? 张立华 宋海燕?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摘要】随着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均势结盟思想逐渐为晚清洋务思想家和外交官员所接受并在外交实践中得到应用。由于新兴日本和欧美列强对朝鲜的侵略产生了所谓的“朝鲜问题”。为了借助他国力量来对付主要的敌人,清政府在朝鲜问题上推行了各种联合与抵制活动,以维护中国在朝鲜的传统利益。

【关键词】清政府 朝鲜问题 联合与抵制

由于清政府对朝鲜的劝导通商,1882年5月24日朝鲜与美国签署了《朝美通商条约》。英、德等欧洲列强不久也与朝鲜签署了类似的通商条约,朝鲜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朝鲜事务中,各种国际势力犬牙交错,为清政府推行联合与抵制活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受到均势结盟思想的影响,当时许多人主张在朝鲜问题上借助一国或多国的力量来对付主要的敌人。本文旨在探讨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清政府为维护在朝鲜半岛上的传统利益,所推行的各种联合与抵制活动。

近代均势结盟思想对清政府外交的影响

1864年《国际法》在中国出版发行,这引起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均势理论的极大兴趣,再加上受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思想的影响,均势结盟思想在当时的洋务思想家和外交官员中几乎成了外交的主流思想,并在外交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丁日昌在1879年虎扑篮球:海防问题的上奏中就指出,西方国家都有它们各自较亲近的伙伴,如英国与法国,德意志与奥匈帝国,它们可以在危机时刻相互帮助,而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不重视盟友的建设,因此他建议“于法美德之中,联络一国,结为盟友,以备缓急之用”。①主办晚清外交的李鸿章就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以后各国对中国的联合侵略表现出无比的忧虑和郁闷,他把列强联合侵华的局面比喻成“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令中国防不胜防。言外之意是中国在列强联合侵略下显得太孤单无助了,中国亟需可靠的外来力量。

朝鲜在中国传统的藩属体制中历来最受重视。“朝鲜问题”成为晚清外交的棘手问题。为消除列强“协以谋我”的局面,李鸿章在朝鲜问题上实施“以夷制夷”,极力推行了各种联合与抵制活动,以维护清政府在朝鲜的传统利益。

清政府对日本侵朝野心的防制

近代日本从最开始就把朝鲜放在了关乎其生死存亡的位置,视朝鲜为其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后屏障,也是在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站。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话来说,朝鲜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剑”。清政府很重视对朝鲜的关系,很早就注意到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野心,当初中日立约(指1871年9月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的目的之一就是“隐为朝鲜等国预留地步”。朝鲜开国后,欧美列强势力一涌而入,清政府便利用欧美列强与日本在朝鲜的利益矛盾来牵制日本。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