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理论自觉”的主要内容。自觉到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眼光中国气派兼具的中国社会学,而不是西方社会学某种理论的中国版,这是“理论自觉”的主要内容。那么,具体说来,这种“理论自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是五个方面,即1、对“六大挑战”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所谓“六大挑战”是指:第一,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第二,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第三,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势下面落实公平正义的挑战;第四,在社会重心下移的情况下面大力改善民生的挑战;第五,在发展主体总体布局上理顺三大部门关系的挑战;第六,在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下建设两型社会的挑战。2、对“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3、对“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4,对“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5、对“学术话语”做出自己的理论创新。这里我只是提一提。
第五,“理论自觉”需要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近年来,我一直强调“建设性反思批判思想”,就是既要有反思批判,但也要有建设。青年社会学者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树立这种看待问题的立场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1996年8月,我曾经在在沈阳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上讲过,青年社会学者要站住脚,三样东西不可缺:方向要正确,人品要高尚,学问要扎实。我相信,青年人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也愿意为青年学者多做一些实质性的铺路、搭桥、推荐工作。我与大家共勉!
童 潇:非常感谢您!郑老,这次访谈,您从您的成长经历,学术历程谈起,谈及了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您的“学术四论”、新型现代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方向、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有机融合、学者立场与价值中立、中国社会建设六十年、对中国社会学展望等相关议题。访谈中,您对当前一些学术思潮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思考,发表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观点。特别是,您还站在学术大家的高度,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理论自觉”概念,还对我们青年学者的发展给予点拨并寄予期望。整个访谈,以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之路贯穿始终,我的整体感觉是,立论高远,纲举目张,论述深刻,访谈内容的信息量很大,同时对我的启发和启示也很大。同时,这次访谈,您还透露了您个人人生经历和学术治学的许多细节信息,许多内容还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我想,这些信息内容对于以后我们研究您的学术思想,并以此研究中国社会学、社会科学发展都极具有文献参考价值。最后,再次向您再次表达我深深地敬意和谢意!
(原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 2009-10-21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