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www.fjsen.com?2009-12-08 14:59? 吴毅君?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关涉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关涉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

着眼主要问题。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概况了现阶段我国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和社会管理。相对而言,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主要是关系人民生存权的领域,而人民的发展权主要包括教育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等。无论是生存权,还是发展权方面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各项社会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改变“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等问题。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不但要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而且要突出抓好教育质量、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不仅要抓好学校教育,而且要抓好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劳动力技能和知识培训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工程。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为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适时、适当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要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还要着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安定团结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前提。

着眼公平正义。民生连着民利,改善民生的核心就是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民利影响和谐,和谐的基石就是利益的公平正义。我们要着力协调民利,着眼公平正义,以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民利上的公平正义,一是要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要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民不畏贫,畏之不公”。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发展、保护好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而制度的公平正义则是对社会成员获得各种公平机会的最有力保障。罗尔斯的正义论突出强调制度正义的巨大作用,认为正义的制度是承载社会进步的基本依托。市场经济能够带来效率,但不会自动实现社会公平,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解决贫富悬殊,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