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理论参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新境界
www.fjsen.com?2009-12-11 16:4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第一次飞跃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第二次飞跃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认识的过程,第二次飞跃正在继续推进和深化,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新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总结中国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进行再认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逻辑起点。

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长期以来,我们曾经出现过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通过深刻反思,我们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端正了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条件。

对中国国情的再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情的认识曾经存在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国情进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强调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正确的立论根据。

对时代特征的再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囿于战争与革命的矛盾循环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从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中看到了维护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结论,强调我们应顺应时代主题,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自己。这就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提供了国际环境的依据。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