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黄宗良:“为党分忧”的寓意深刻
www.fjsen.com?2009-12-14 11:17? ?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黄宗良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现仍任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国际共产主义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理论、现状的研究,其科研重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2004年6月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七届四中全会虎扑篮球:党的建设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和新要求。比如在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要求全党“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等等。为党分忧,党忧何在?如何排难解忧,兴国兴党惠民?这些都是每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共产党员应该严肃思考的问题。

居安思危、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光辉的传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才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但是改革开放以前,也存在一种不良的风气和习惯:报喜不报忧,片面强调“主流”、“九个指头”,忌讳(甚至不允许)讲“支流”、“一个指头”,夸大“光明面”,掩盖“阴暗面”,喜欢“歌德”,不喜欢“魏征”。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党风有了重大转变,但至今恶习仍存。2007年春,胡锦涛同志切中时弊,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这次中央全会更鲜明地提出“为党分忧”,其含义、其寓意极为深刻。

我们国家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忧”从何来?是的,中国社会发展之迅猛,中华民族复兴的势头,使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备受鼓舞。可以有根据地说,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高,这么大。这两年来,我们经历了大喜大悲,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抗击汶川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神七”飞天等等,使世界对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刮目相看。当国际出现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不少国家、包括曾经不怎么瞧得起中国的西方领导人,几乎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中国,等待着中国领导人拿出“救世良方”。作为炎黄子孙,谁能不为此自豪?

机遇振奋人心,挑战十分严峻。众所周知,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发展速度中外历史罕见。但我国人均GDP也只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只属于第四等——科技发展中国家,还够不上列入第三等——中等科技大国。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为50%,而美国、日本是5%左右。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靠进口。我们还不掌握这些核心技术。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