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美国政府赤字急剧扩张的长期影响
www.fjsen.com?2009-12-14 17:25? 王海峰?来源:红旗文稿    我来说两句

四、美元贬值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

首先,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贬值将显著增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长期通胀压力。短期内,美元的大量发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但由于消费需求尚未恢复,促使流动性大量流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和资产市场,催生新的泡沫和风险,发展中国家所受冲击尤为严重。长期看,过剩的美元虽然可以通过一定方式退出市场,但大量的流动性推高石油、铁矿石、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后,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长期的通胀压力,同时经济发展成本将显著增大。

其次,美元贬值必然引发全球汇率波动,主要经济体货币可能竞相贬值,放大了固定汇率制度国家的金融风险。一方面,2008年以来,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普遍大幅下调利率,增发货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形成全球主要货币竞相贬值的态势。 另一方面,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并存的情况下,作为全球结算货币的美元贬值必然改变各国的贸易条件,也会引发全球汇率波动和货币竞相贬值。汇率波动会显著增大以固定汇率制度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当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时,会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

再次,美元贬值会严重侵蚀相关国家的美元资产。中国、日本、德国和石油输出国普遍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政府债券,美元贬值必然会侵蚀各国的美元资产。尽管美元在不断贬值,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动摇。因此,短期内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应对美元的贬值,大规模减持或抛售美元资产不仅操作上不太现实,反而会加剧美元的进一步贬值,这样就使美元资产主要持有国陷入两难选择。

最后,美元贬值可能会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但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制度性难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国际货币体系上一次重大改革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经历了4年时间。牙买加协议最终确立了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决定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这一变革表面上弱化了美元的地位,实质上放松了对美元的约束,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的地位并没有改变。近年来美元贬值以及金融危机会推动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新的改革,美元有可能进一步弱化,但是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会动摇。这样,美元作为一国的主权货币,同时承担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主要功能,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可能会更加突出。这种利益冲突被称作“特里芬难题”,在现有国际经济格局下仍难找到有效的答案。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