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显绩与潜绩
www.fjsen.com?2009-12-17 10:34? 罗建军?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政绩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业绩。政绩不仅展示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更体现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现。

人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手中掌握权力,就要通过勤奋扎实的工作创造业绩,就要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就要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是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的表现,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所以,对于那些能够改变本地或本单位现状、创造出为党和人民认可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的领导干部,我们要为他们鼓掌叫好。

然而,政绩不仅有显绩,还有潜绩。显绩是指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可以量化的业绩,比如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GDP的大小和增长速度等。潜绩是指长远的、基础性的、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的工作,比如教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个单位或地方的风气等。显绩与潜绩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方面,显绩需要有潜绩作支撑,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前提性、基础性的工作,才能有真正的显绩;另一方面,只要把工作做扎实、做深入,潜绩到一定阶段就会表现出来,变为显绩。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抓显绩,更要抓潜绩。

应当指出,当前一些干部还存在着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比如,有些官员急于在任期内出政绩,热衷于搞花里胡哨的“花拳绣腿”,制造显山露水、哗众取宠的“轰动效应”,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的由于决策上短视、浮躁,规划缺乏科学论证,巨额投资换回的常常是无底洞。事实证明,圈地成风、招商“跃进”、低水平重复建设、各种事故频发等问题,都可以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中找到根源。严格地说,这些人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秀”。

为什么有些干部重显绩轻潜绩?究其实,还是不外乎一个“私”字。善于制造虚假政绩的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曾这样交代说:自己急于搞出政绩,就是为了让领导认可,就是为了能尽快“上”。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作为自己向上爬的铺路石,哪里还有一点共产党人的气味?与王怀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模范共产党员、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牛玉儒,他说:“我们手里有点权,就得想着给老百姓办点事。”在呼市任职不足500天的时间里,他治理了河水,拆除了公园的围墙,在黄金地段修建了休闲广场,对十几条主干道进行了拓宽改造。

由此看来,领导干部要做出真实的政绩来,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扎实实地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必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

良好的政绩观必须靠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来培养。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我们只有在干部任用制度上对那些注重潜绩的干部格外关注、多加留意、不能亏待,潜绩与显绩才能真正实现统一。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政治部)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