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巴曙松:人民币汇率争论凸显内部改革迫切性
www.fjsen.com?2009-12-18 08:03? ?来源:证券时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中国外贸形式的逐步趋稳以及外汇储备上升速度的再次加快,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重新上升,不少分析报告开始对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和幅度进行竞猜,其情形十分类似于2005年前后的市场分析格局。不过,从趋势看,不应把当前的市场格局与2005年前后做简单类比。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降低有其合理性

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需要把危机时期的汇率波动趋势和宏观经济正常化时期的汇率波动趋势分开,危机时期的汇率趋势往往围绕经济复苏的大主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十分严重、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外需受到的冲击又十分显著的国家来说,高度重视汇率及其对外需的影响是具有内在合理性的。值得关注的是,汇率的波动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影响相当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对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一个中间环节——中国内地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汇率的波动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是对于中国本土的一般贸易企业,汇率的轻微波动却可能直接产生相当大的冲击,乃至可能产生生存的压力,而这些本土企业才是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的企业群体之一。

在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降低在促进中国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动了亚洲部分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国的经济复苏,所形成的顺差和新增的外汇储备仍在继续增加持有美国国债,又支持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因而对于全球来说是有积极价值的。

当然,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也提出了一些宏观经济的新难题,例如如何应对资产泡沫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汇率波动来赢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抑制可能出现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促进内需扩张等课题。

贸易顺差仅仅依靠人民币升值难以消除

从政策导向看,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例如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恢复浮动以及伴随的一次性升值,试图平衡此前在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所累积的贸易盈余。但是实际情况却表明,因为全球经济所出现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的贸易盈余在2005年之后还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从更大的背景上可以说,这种贸易顺差的积累更多体现的是全球产业链的转移趋势。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