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路径
www.fjsen.com?2009-12-18 08:22? 寇军?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三.政策过程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统一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构建通畅的渠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所谓抓住了“人本身”这个根本,就是要从现实的人的现实问题出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毛泽东同志也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5]能否在人民群众利益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产生效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与否的重要指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机制,“实际上是指理论体系(或价值观)如何吸引和说服社会大众的内在方式,它由两方面的要素所构成:一是理论体系本身的内涵魅力,二是这种理论体系内涵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对位或契合状况。”[6]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通常不是由单向理论灌输所产生的直接反应,而是表现为以理论体系为基础的各项政策,在增进了人民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实际状况下发生的。换言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但是要更好地征服群众,更为重要的方式还是要最大程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7]

在政策科学的理论中,人们把政策过程主要理解为社会问题、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不同阶段,以及由这些阶段的连续运动所形成政策周期。而基于利益视角的政策过程分析,则认为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政策群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协调、对利益诉求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实现利益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8]显然,利益关注成为具体政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契合点。

实际上,党的领导集体制定政策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由于党制定政策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作为指导来分析问题,也要考虑到政策实施中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接受程度和他们的直接反应,随时注意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和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了政策过程,从而锻炼了自己的思想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