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www.fjsen.com?2009-12-21 08:58? 梁 謇?来源:黑龙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联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状况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类经济要素的顺畅流动,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在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偏向的制度设计,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缺少资金投入而严重滞后。迄今为止,我国还有近100个乡镇不通公路,4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约1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村无法使用移动通讯工具,约2.3亿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农村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阻碍了城市中先进的生产要素和产业向农村的流动和转移,限制了城乡经济交流;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传播,削弱了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将各项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应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的修编和调整,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同时着力抓好县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县、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其次,要加强城乡信息网络建设。应逐步建立包括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在内的城乡一体化现代信息网络,实现城乡信息资源的共享。再次,要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通过电网延伸、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尽早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此外,还应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间存在的最大差距,莫过于社会发展领域的差距,因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城市的状况。其根本措施是要不断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缩小城乡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来讲,在教育服务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共享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公平教育。在卫生服务方面,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文化服务方面,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努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的办法。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