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
www.fjsen.com?2009-12-21 16:12? 王一鸣?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主要观点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愈益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当前,应针对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在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出了新部署,并要求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大局,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紧迫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和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紧迫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从表层看是由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看则是依靠投资和出口、依靠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的结果。结构性矛盾,在需求结构上表现为内需与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供给结构上表现为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进一步凸显了这些结构性矛盾,使经济结构调整变得更为紧迫。

全球经济失衡的再平衡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任务更加紧迫。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接近极限而出现的一次强制性调整,势必引发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过程。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降低消费率,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我国稳定出口的难度明显加大。从发展前景看,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不仅对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且对后危机时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