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刘尚希:将学习和创新内化为国家精神
www.fjsen.com?2009-12-22 08:02?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要敢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记者:学习,是需要勇气和胸怀的,然而,学习是更需要方法的。中国共产党在学习和创新上,都是如何做好,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之路的?

刘尚希:向他人学习,是需要勇气和胸怀的。中国19世纪的衰落就是拒绝向他人学习的结果。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考证,1895年之前,也就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之前,中国的GDP规模一直是居于世界第一位,占当时全球GDP的比重与当今美国的情况差不多,可谓是世界经济大国。但当时的清政府夜郎自大,从康熙到慈禧太后,都不肯放下架子向所谓的蛮夷之国学习,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更是缺乏强有力的军事工业,以至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被GDP规模远远不及中国的英国所打败,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时期。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在清政府和当时知识界不肯向他人学习的大氛围下,最终随着军事失利而灰飞烟灭。

不仅要敢于学习,更要善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批判当时那种不注重对现实状况的研究,主观臆断瞎指挥;只知道机械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言必称希腊,却不懂的中国的昨天、今天和前天。这对改变当时的学习风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洋为中用,敢于创造新鲜事物后来一直成为党的决策思维。这份政治遗产一直到现在都被党的高层决策者所继承,并发扬光大。

“举国体制”彰显中国模式的优势

记者:中国模式的成功,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请您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阐述一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模式的成功?

刘尚希: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很多,但因此而成功的不多。除了那些市场经济自然成长起来的国家,凡是后来学着搞市场经济的国家几乎都未成功。如印度、俄罗斯以及一些拉美国家,都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模仿,而不是通过创新走自己的路。不仅模仿经济运行,而且模仿政治架构,试图通过制度机制的仿造来实现快速发展,结果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