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整合困境的透析
——兼谈社会互构论的理论意义
www.fjsen.com?2009-12-22 09:06? 郑杭生 费 菲?来源:    我来说两句

摘要:当代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整合再现其一贯的困境。为了更加深入地反思与梳理这一困境的根源与症结,本文作出三点透析,即“消解”的误区、抽象的二元以及空洞的起点。总的来说,自古典时期以来,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深刻地决定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调与走向,具有绝对意义的自由信条不仅为理论的发展自我设限,从而导致抽象的二元对立以及形而上学的自我循环,并且化为一种抽象空洞的逻辑起点,持续地导致理论根本上的匮乏与无力。当代的“消解”逆动客观上又再现同样的逻辑及刷新固有的对立。真正的超越之途,从根本上说就是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回到现实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本身。对于限于困境中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而言,回到事情本身,首要的就是卸下虚假的意识形态价值预设与信条,使丰富立体的“个人与社会”及其生动的关系过程,真正映入其原本蒙蔽了的视野,二元困境也才能随之得到破解。这也正是“社会互构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理论整合、二元对立、行动、结构、建构论、行动论范式

引 言

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脉络来看,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整合可谓是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同时,似乎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有鉴于曾经辉煌多时后却受到众多批判的帕森斯式宏大理论的遭遇,又置身于后现代话语的解构舆论氛围之下,对于当代西方诸多社会学理论家来说,整合与建构统一体系的抱负,似乎已嬗变为一种欲图打破和超越被称为“毒瘤般主张”的二元论教条的决心。从当代理论整合的各种尝试来看,我们可见比较著名的有,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论,布迪厄的关系主义和场域-惯习理论,埃利亚斯历史还原的进程性研究,等等。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成果皆包含着丰富的创见与启发性。尤其是,一种辩证化的理论观点共识较之先前的各执一词显示出当代所取得的某种进步。

但是,它们的理论纰漏随之不断显露,批评质疑也不在少数。大体上说,不仅有诸如二元之间的循环论证 ,概念的含糊不清与模棱两可,理论阐释的矛盾与片面,理论与经验结论的不一致等的普遍批评与共同问题,最为关键同时也为理论成败之所系的一点在于,在批评人士看来,由建构论传统出发的吉登斯的整合根本上依旧是建构立场与行动理论的延续,而立足结构主义传统的布迪厄的理论客观上还是结构决定论观点的印证。显然,形式上的某种创新与权宜之计仍旧未改二元对立的基本格局。可以说,无论是理论上的宏大建构,还是概念上的超越二元,皆反复再现着一种“奇怪的西方世界的困境 ”。

笔者以为,对于这种困境的更加深入彻底的反思、质疑和批判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在当前尚且较为欠缺的意义上说,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理论的重建。本文即是着眼于此,针对这种困境的症结与根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透析,初步提出几点看法。并且,以西方式理论困境为鉴,阐发作为本土化理论探索成果之一的社会互构论所具有的根本性理论革新意义。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