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严书翰:要使协商民主成长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www.fjsen.com?2009-12-24 08:01?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在我国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协商民主也是当今世界民主发展的潮流。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致力于使协商民主成长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文化的反作用,充分挖掘和不断创造使协商民主成长为先进文化的有利条件。在这方面执政党的带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反作用

对于文化反作用的认识似乎不成为一个问题。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今天仍然有一些貌似时髦的西方思潮,还影响着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例如,前几年有些西方学者曾炒作过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而“文化领导权思想”并不是其思想的亮点,因为他的这个思想夸大了文化领导权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改造旧社会中的作用,从而背离了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唯物史观。因此,今天仍然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反作用。

对于文化的反作用要坚持讲两句话。一是文化的反作用是属于第二性的,它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这第一性而言的。对此,毛泽东有过经典的论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回顾历史,我们曾经在经济基础与文化观念这个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上走过的弯路(包括毛泽东晚年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需要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示。历史和现实都提醒我们: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二是文化的反作用有其鲜明的特点。文化的反作用是属于第二性的,但这并不否认文化的重要性,更不是说不要去研究文化反作用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恰恰相反,对此还研究得很不够。笔者认为,深刻性和持久性是文化反作用的两个鲜明特点。深刻性是指文化能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等)和人类自身的各个方面。持久性是指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源远流长。以下这个观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赞成的:法律条文再多但没有法文化的国家,则不是法治国家。同样的道理,没有与民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那么这样的制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也是不能长久的。正如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的,“如果公民不能创造、维持一种有利的政治文化,更准确地说,创造一种普遍支持这些理想和实践的文化,民主就不可能维持。”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