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月光”折射社会的阳光
www.fjsen.com?2009-12-24 08:38? 唐宋?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两个多月来,名字意为“月光”的哈萨克族女大学生阿依努尔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互联网到广播电视,从大学校园到医院,为了救助患白血病的南开大学学生阿依努尔,社会各界展开了感人至深的生命大营救,目前,已筹集善款100多万元……

“月光”女孩的故事,带给我们感动和启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的光芒。同样,人们对花季女孩“月光”的无私援助,折射出超越地域、超越民族的人间大爱,让我们在大雪纷飞的寒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感受到美好真挚的情感。

救助“月光”的爱心接力,不仅是慈善“嘉年华”,更是心灵的净化和洗礼。一位年逾七旬、患病卧床的老人从有限的退休金中拿出2000元,委托儿子送到慈善协会。一位出租车司机4次到慈善协会捐出自己的营业收入,始终不肯留下姓名……救助“月光”的日子里,有很多爱心故事。与慷慨解囊的企业、社团不同,不少市民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却依然把“阳光”送给更需要的人,怎不让人赞叹和敬佩!

救助“月光”的爱心接力,不仅是民族团结的华彩乐章,更是一场爱的教育。阿依努尔的父母说,他们初到天津时,人生地不熟,整天以泪洗面,为巨额医疗费发愁,甚至做好砸锅卖铁的打算。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手。“月光”女孩的故事传到新疆,当地媒体发表评论:“每一个阿勒泰人都感受到了全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这种暖流像草原的风,像额尔齐斯河的鲜花,像哈萨克族牧民的冬不拉琴声,迅速传遍阿勒泰的山山水水,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世代传承。”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族不分你我,皆父兄姐妹。” 看了“月光”女孩的故事,一位网友这样呼吁。在祖国大家庭中,“月光”女孩并不是孤例。2006年,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的提拉古丽·加合甫发生自发性脑出血,学校和医院为这个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采取了非常措施,挽救了她的生命。康复后的她于200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喀什地区莎车县的布爱加,在广州读书期间,突发白血病,广州社会各界为他筹集40万元资金,进行了骨髓移植。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水珠投进海洋就会生命无限。” 社会的爱心为“月光”女孩们点燃生的希望,在社会上激荡起爱的力量。

“月光”女孩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都不能放松、放弃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因为,精神财富不仅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温暖、更加贴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风尚,让我们面对疾病时更加坚强,面对社会责任时勇于担当。这样的精神财富,不仅是社会和谐的“稳压器”,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发动机”。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