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投票”赶人下车,当心有一天被赶的是你我
www.fjsen.com?2009-12-24 10:3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凌晨,寒风刺骨,身患重感冒,被扔在高速公路上。似乎只会出现在噩梦中的一幕,却真实地发生了。比噩梦更无情的是,他们是被同路人“投票表决”从公交大巴上赶下来的,此刻的人心,恐怕比天气还冷。

农民工陈国芳和张大有从广西乘坐公交大巴返乡,因大巴发生空调故障,两人患上了感冒。全车近30位乘客进行了“民意表决”,全部举手同意让他俩凌晨下车去隔离“甲流”。而当两人表示天太冷不愿下车时,竟然还有乘客“像拎小鸡般”将他们抓起拉向车子过道,最终两位民工还是被迫下车了。(12月22日《重庆晚报》)

看罢这则新闻,眼前浮现出夜色中两位农民工在高速公路上佝偻的背影,不禁一阵心酸。想起本山大叔的一部电影《落叶归根》,农民工可以“千里背尸”,只为实现对朋友的一句承诺。可如今偌大的一个长途车厢,竟然装不下两位身体不适的农民工兄弟。恐怕狭窄的,还有冷漠的心。

除去人情冷暖,此事还应从法律角度考量。农民工是买票上车的,意味着他们与公交公司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自然有权得到被送达的服务,大巴上的其他乘客,哪来的权力把他俩赶下车?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两位农民工真的身患“甲流”或者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也应该由承运方将其送到医院加以救治,而不是半夜三更扔在半路不管。

在危及个体利益的时候,人性的第一出发点和行事底线在哪儿?这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无疑损害着社会的价值体系和公序良俗。看到不停咳嗽、全身发冷的农民工兄弟,没有人想到去给他们倒一杯热水,添一件棉衣,甚至送上一句温暖的话,却寻思着如何把他们赶下车去。

这些乘客,他们不仅投下代表冷漠的“一票”,还容易“种下”仇恨的种子。族群矛盾、阶层隔膜,往往就是在互相误解、互相歧视中慢慢形成的。美国曾经的种族隔离制度、巴以冲突冤冤相报、巴黎郊区骚乱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该忘却。

其实,虎扑篮球:荒诞“投票”的事情也时有所闻。曾经有中学班主任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差生”;北京一小区危改房拆迁,居然用“全民公决”的方式,投票决定所有居民“同步搬迁”,罔顾少数人的诉求……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若是简单地借助多数人的力量剥夺原本属于少数人的合法权利,就会发生异化。当一个莫须有的“公共利益”让大家来投票,该警惕有人暗地里启动了“私权充公”的程序。

这实际也是一种“私刑”。今天,你是看客甚至帮凶,但保不准哪一天,“被投票”“被表决”的就是你我。这样的教训历史上不胜枚举。

刘晶瑶(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