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个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一个制度安排,比如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碳交易体制机制改革等。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约束条件,更是一个发展模式。
当然以上提到的这些这些改革还是要落实到政府的转型。我们能不能尽快的转变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决定性问题。这要有几个大的突破,一个是财政税收体制要突破,二是干部考核机制要突破,三是政府管理体制要突破。现在政府转型和政府自身利益的问题捆绑在一起,难度很大。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是为转型打好基础
人民论坛记者:目前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而会议也提到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您认为宏观调控的方向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迟福林:由于我们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依赖于出口,所以在消费促进增长的格局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投资消费的拉动很重要。中国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把经济搞到一个低点,再去谈转型,而是要在保增长的同时转型,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现在看来我们有条件做这样一个事情。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的。其次,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对国内负责,对国际负责,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维护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都很重要。
灵活性和针对性主要是指宏观调控的短期政策要和中长期政策相结合,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结合。我认为,随着城市化,加快消费的一些政策的出台,使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结合,使经济从刺激政策逐步走向内生增长的转换期。未来政策将会是在一揽子刺激政策之后,逐步推行一揽子的改革的计划。
人民论坛记者:请谈谈会议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各项民生指标的影响?
迟福林: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比如,会议提到的中小城市的户籍放开,对刺激农村的消费,农业人均收入的增长都有推动作用。这个信号是一个突破性的。这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了增加居民消费,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力度,提出“把改善民生的各项事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进”,今后会进一步加大各种改善民生工程投入的力度。这就给老百姓一个很好的预期。未来的一段时间,政策的调整只会是向中低收入的群体倾斜。
(人民论坛记者常青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