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冷战后国外政党政治的新变化
www.fjsen.com?2009-12-28 07:58? 柴尚金?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来说两句

政党政治的兴奋点已从单一的政治斗争目标逐渐转移到经济社会发展这些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政治与经济并重,眼睛向内,政策务实,以本国经济和社会事务为重点。当然,政党作用泛化并不是作用消失,只是表明政党作用比过去更加宽泛了。

在目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公众舆论和现代媒体对政党影响日增的情况下,世界政党政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通过政党组织结构的更新和纲领策略的调整来实现党的目标,利用新的宣传手段吸引民众,扩大自身影响与社会基础,是各国政党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只有改革和完善功能结构及运行机制,政党才能发挥其作用并获得新的发展。

(一)世界政党政治日益丰富多彩,政党体制与格局出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苏东剧变后,世界掀起了一股多党制浪潮,原苏东地区和非洲国家政党林立,群雄角逐,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新的政党组织也不断产生。民族主义政党、共产党、社会党、绿党、右翼政党、家族党、部族党、宗教党、军人党和退休者党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打破了政党政治的原有格局,有的国家因此内部纷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宁。经过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有些党自立自强、崭露头角;有些党改头换面、另谋出路;有的则自生自灭、昙花一现。

(二)政党的社会政治基础面临挑战,一些国家的政党作用开始弱化、泛化。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政党的社会政治基础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国家政党作用弱化,政党政治功能开始泛化。首先是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传统政党据以划分的阶级界限和依靠的社会力量被打乱,政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一些国家政党作用弱化,有的国家政党名存实亡。在传统产业工人大幅减少,社会中间阶层迅速崛起的情况下,多数国家的共产党、社会党、右翼保守党等主流政党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不得不以争取中间阶层这一多数群体作为奋斗目标,并把中间阶层的利益要求作为调整政策的出发点。

其次是人们对传统政党认同感下降、忠诚度降低,政党凝聚力降低。冷战后许多人对政党产生厌倦情绪,政党的民众参与率较低,一些政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大不如前。随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各种利益群体要求权力分散化和民主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共同参与意味着政治权力由单一主体向多主体过渡,以政党为基础的代议民主制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