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促进科学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www.fjsen.com?2009-12-28 08:38? 田小平?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制度机制方面

1.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立项及评估、学术职位的评聘与晋升、院士增选、科研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等方面,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制度。

建议采取隐去作者姓名及单位的双盲评审制、国外同行专家评审制、一票否决制、回避制等一系列措施,并尽可能使论文的发表与否与个人的切身利益脱钩。中山大学人性化评价机制,使朱熹平教授等科技工作者受益,他们已经四五年没有发表过论文,却最终证明了“庞加莱猜想”,值得倡导。

2.开展科技工作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制定新时期科技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地抵制学术腐败。

3.制定“北京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

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为基础,结合北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北京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4.建立健全社会共同监督机制

党政部门加强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社会舆论和科技界共同努力,加快科研诚信建设的步伐,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察网络,加大对不正之风的督察、惩戒力度。

5.“德治”和“法治”并举,建立全面惩治腐败的体系

德国、瑞典、美国都非常重视对学术造假者的法律制裁。强化科学道德法制建设,严惩科学道德失范者,可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对科学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除给予曝光外,在职称评定、承担项目等方面给予一定时期(如三年)的停办处罚,对触犯法律的则依法制裁。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