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下乡”的阳光还要普照
www.fjsen.com?2009-12-28 09:11? 李泓冰?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一位来访的海外友人在上海街头转了一圈,感叹说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呢,百货大楼人头攒动,迎新年气氛浓烈,售货员都忙着数票子:“这还要费力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我说你不能光看京、沪商圈的光鲜亮丽,城与乡、中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准大相径庭。只要和我家的钟点工孙阿姨聊一聊,就知道这内需为什么刺激多年却总是步履蹒跚了。

孙阿姨两口子都在上海打拼,她揽了几家钟点工的活儿,老公则做快递员,夫妻俩年收入约5万元。儿子读高一,一年学费7000多元;女儿读高三,一年学费5000多元。还有一位老婆婆,独自守着祖屋过活。每年收入的一半,就是付儿女和婆婆的生活费、村里的人情费了。在上海的消费是压到最低,除了租一间简陋小房,每月要付500元房租以外,其余就是极为节俭的伙食费。屋里倒是家电“齐全”,但冰箱、微波炉之类都是雇主淘汰的,只有彩电是唯一花钱买来的旧货,200元一台……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号看,明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重在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而孙阿姨一家所代表的人群,在其中就占了很大比例。

由于户籍限制,没有上海城市户口的孙阿姨不能享受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优惠。问及家电下乡,孙阿姨也是一脸茫然:“我们人都在上海,不会在乡下买洗衣机、冰箱啊!老人岁数大了,小孩要住校读书,都不大用得到——要是在上海买也有补贴的话,兴许我就给老人买个彩电带回去了,家里那台都用了快20年了;要是女儿争气能上大学,我想咬牙给她买一部手机,手机有补贴吗?——五六百元的手机,只补几十元呀,那要想想了……”我递给她报纸,上有家电补贴报销的繁琐程序,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她一头雾水,低声道:“看不太懂……”

“下乡”也好,“以旧换新”也好,政策还应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才能让低收入阶层雨露均沾。否则,家电、汽车本是耐用品,原有政策的刺激作用经过一年消化,边际效应递减,接下来成效如何就要打个问号了。

这方面,可开拓的空间还很大。比如:农民工既不是城里人又不在农村生活,政策该怎样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家电、小排量汽车等下乡的补贴能否力度更大,有没有可能异地报销,报销手续能否更简便?农村售后服务的网点空白还很多,能及时填补吗?怎样真正杜绝企业以次充好、趁机消化库存?……这些对政府和企业都是挑战,并决定着刺激消费政策能否发挥最大作用。

希望2010年,孙阿姨的婆婆能从新彩电里看上海世博会,而她的女儿也能有一部新手机经常通通话,免得她总是牵肠挂肚。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