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军:应当特别予以关注的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突然出现,迅速催生了与此相对的新能源产业、环境产业、气候产业等新的经济领域和产业群,这些新的事物已经快速进入世界经济体系。虽然一些新产业还看不清楚发展路径,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围绕着新兴产业,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深化,同时,资源配置、各主要国家的角色,也在发生调整和变化。
中国塑造新国际形象
马小军:美国某研究所调查了媒体使用热点词汇的频率排名,“中国崛起”位列排行榜首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福祉的提升。就国际关系而言,伴随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过去20年中国的发展并未对国际社会造成任何损害,中国没有欺负过任何别的国家。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在多次与己相关的国际危机发生时,中国都充分地保持了克制。和平、合作、和谐已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调。当然,中国的发展也得益于国际大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并非中国官方的说法,但是这些概念本身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实力上升及中国发展道路的肯定与赞赏。所谓“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只是别人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其是否具有普世价值,能否为别国所借鉴,那并不是中国人所需要关注的事情。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应当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别国的经验是不可照搬的。就综合国力和基本国情而言,人均GDP的低下和深刻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时下中国自身的发展仍面临极为艰巨的形势,中国的首要问题依然是发展问题。就国际责任而言,中国是现行国际制度的受益者,当然有义务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对外援助、维和、减排等等。在对外援助方面,中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事。中国力量的增强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猜测甚至疑虑,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社会尚未做好接受这种变化的准备,包括制度层面的,意识形态层面的,社会心理层面的。就此而言,国际社会也面临着一个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的问题。国际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中国的制度进步。同时,中国也应下大的力气协调自身与世界的多种关系,其中包括: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发展全局之间的协调;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延伸,与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利益关切,以及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协调;中国的国际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之间的协调;中国种种良好的国际意愿与达成良好意愿的外交艺术及行为方式之间的协调,等等。例如,中国呈现给世界的和谐世界的理念当然是好的,但问题在于它要衍生出一系列在不同的领域、空间、议题中可操作的东西。既有良好的意愿,也应有达至这种良好意愿的行为和路径。
赵磊:冷战后的最初10年,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可能仅仅是“好”与“坏”的问题。21世纪的头10年,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突出表现为认知差距问题,即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和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之间存在着鸿沟。因此,进入新世纪,中国更多按照国际标准来塑造自身形象,国际形象建设不仅展现中国特色还充分体现国际元素。在对外关系上,中国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全面地参与国际事务。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身份定位是复杂的、多元的,如负责任大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等等,其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是中国的首要定位,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因此,中国在外交事务中要把持好三个平衡:力量与责任的平衡,即强调量力而行基础上的有限责任;权力和义务的平衡,即强调从国际体系受益的同时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意愿与期望的平衡,即处理好自身履责意愿与国际社会期望的关系。
- 2009-11-30杨洁勉: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立场,不应进入所谓的G2
- 2007-11-26人民日报国纪平: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2007-04-04基辛格:发展中美关系有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