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方桐清:“三化”与“三进”
www.fjsen.com?2009-12-29 12:3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虎扑篮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而鲜明地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学生是社会各群体中有文化的部分,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落实“三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则是落实“三化”的有效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进”,关键是科学地“进”中国大学教材和大学课堂。中国的大学生生长在中国,中国文化渗透于他们的骨子里,而大学生们将来大都要服务于中国,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进”,必须按照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来编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和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多选用中国的成熟经验和反面教训来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国家非常重视,编写了比较权威的统一教材,但要加强修订工作,及时补充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在于专门的教材,而且其他人文类教材所体现的思想对大学生同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影响更加具有隐含性、深刻性。所以,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方位体现在大学教材中。对于非专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生来说,在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要多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生动实践而不用或少用十九世纪西方国家的实践来论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材编写与形势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而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新奇性、敏锐性,教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及时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