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不断创新我国质量培训教育工作
www.fjsen.com?2009-12-30 08:31?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 陈邦柱?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重视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渠道、完善培训教材、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质量培训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研究问题,扎实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从中国质量协会调查研究的情况看,当前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企业领导还只是把质量当作职能部门的事,没有真正把质量看做是企业的生命。二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不高。三是质量管理基本的工具与方法不想用、不常用、不会用。四是质量知识培训投入不足,员工素质教育亟待提升,目前质量培训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五是主导产品技术水平、采标能力相对落后。六是工业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仍是最需要加强的环节。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应当明确企业负责人和企业成员的不同质量责任,扎扎实实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两手齐抓,高度重视质量培训

2001年,中国质协在总结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第一轮“全国企业员工质量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全国企业员工质量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培训开展以来,已组织近百万新员工参加培训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在抓员工培训的同时,还要在企业领导干部质量知识培训方面下功夫。根据领导干部学习质量知识的需求,中国质协2009年专门组织编写了《领导干部质量知识简明读本》,为领导干部学习质量知识提供更通俗易懂的教材。同时,又通过国家干部培训制度和各种培训渠道,加强对企业领导人的质量培训。

完善机制,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推进活动

质量事业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要不断完善质量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议国家教育、人力资源和质量主管部门,逐步建立完善的质量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资格培训相配套的质量教育培训制度、机制和体系,形成质量从业人员队伍梯队结构,完善质量教育培训激励和引导机制,增强培训教育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质量法规和标准制订、修订的领导,健全质量监管体制机制,着力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把好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引导支持质协等社会专业化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进活动。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